他是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中铁四局“先进生产(工作)者”、十大杰出青年,五公司“十大明星党员”,2021年度被授予中铁四局“项目管理标兵”。他是祝平华,现任中铁四局五公司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二分部项目经理。
“创优创效,技术先行”。工作12年来,从技术员到项目经理,祝平华始终没有改变过这个工作理念。他以技术为先导,组织南宁英华青山立交项目施工生产,开工4个月就完成跨线桥和两座下穿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工程建设“南宁速度”,受到了南宁市政府表扬。南宁八尺江大桥是一座超宽桥面矮塔斜拉桥。围绕八尺江大桥,祝平华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形成QC成果1项、省级工法1项,斩获南宁市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邕城杯”。
祝平华常说:“技术创新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项目管理提升和创优创效双丰收的关键。我们干的每一项工程,有共性,也有个性,技术创新必须要有针对性。”
2016年,祝平华参加中老铁路玉磨段元江双线特大桥工程建设。这座特大桥飞跨V型红河高山峡谷,是“一带一路”中老铁路控制性重点工程,也是我国首次建造的大跨度上承式连续钢桁梁铁路桥,其中3号主墩建成后高达154米,相当于54层楼高,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铁路“第一高墩”。
面对地形地貌复杂、大跨度悬拼架设、超高墩施工、国内外可借鉴技术不多等施工难点,祝平华带领技术团队不断优化施工方案设计,首创国内钢混组合双柱式钢架墩、有效减轻桥墩自重的工法,为类似桥墩修建提供了“四局方案”。利用BIM技术,摸索建立元江特大桥三维模型,达到了实时监控大桥建设的目的。他带领团队研发出无人机配合谷歌地图,对施工进行全程监控和信息采集,确保了元江双线特大桥零号桥台到中间合龙点两端的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
“困难越多的项目越能锻炼人,越能为创新工艺工法提供条件。中老铁路玉磨段的建设就是最好的证明。2021年中老铁路如期开通运营,我们没有一人不为之振奋和自豪的。”说起在中老铁路经历的风风雨雨,祝平华十分坦然,因为他没有辜负大好年华。
2020年12月,祝平华转战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工程。他组织施工生产,严控项目施工安全质量,统筹谋划变更以及清概工作,每天扎在工地,协调各方需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他开展安全质量大排查,发现问题立刻整改,实现项目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有序可控。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他坚持推进工装工艺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出装配式一体化墩柱作业平台,确保高空作业安全;发明现浇盖梁施工机械顶连接装置,调节盖梁模板的高度,可循环使用、安拆简便,缩短工人在空中的逗留时间;发明一体式桥梁盖梁倒角模板铰接杆升降装置,既增加盖梁倒角模板的稳定性,又节约模板资源。这些成果极大提升现场施工生产效率和施工作业安全,并达到优化配置、节约成本的目的,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作为项目经理,建设安全优质工程既是责任,也是使命。严控安全质量、紧盯施工工期、保障经济效益、提高员工收入,都是向公司、向员工、向自己交付满意答卷的内容,一个也不能少。”这是祝平华发自肺腑的心声。一路走来,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职责和重任,从不敢懈怠。 (李茂 张曼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