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青岛讯 “老陈,你这安全帽戴得不规范,不能进入施工现场。”“小杨,你这咋还以‘貌’取人呢?”2月17日,在中铁四局城轨分公司青岛地铁6号线7工区项目部施工现场,安全员杨涛正在对工人进行班前“体检”。
为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该项目部在坚持常态化开展班前讲话的基础上,采取管理人员轮班“体检”制。这帮“体检员”由项目群安员、青安岗岗员组成,他们每日坚持在班前讲话结束后,用一双“火眼金睛”检查当班工人的劳保用品穿戴情况,以“挑剔”的眼神快速扫描他们的安全帽是否佩戴标准、安全绳结不结实、黄马甲有没有穿戴整齐、劳保鞋符不符合标准等,确认无误才允许工人进入作业面。
由于他们每天都要对工人们“评头论足”,所以大家都笑称班前“体检”喜欢以“貌”取人。但正是每天的班前“体检”以“貌”取人,作业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与职业素养才有了明显的提高,“三违”现象也大大减少了。班前“体检”不仅为一线作业人员穿上安全的“铁布衫”,也让安全教育和安全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为项目施工生产的快速稳步推进夯实了安全基础。
(张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