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3年05月10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6版:政工新闻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积誉争先 扬名川渝

  近日,中铁四局二公司渝(重庆)昆(明)高铁(川渝段)站前四标项目部荣获四川省泸州市2023年“五一劳动奖状”和“工人先锋号”称号。

  自进场以来,项目部不断畅通联建渠道、深化技术创新、强化舆论引导,着力建设“精品、智能、绿色、人文”工程,接连斩获2022年上、下半年信用评价两次第一,获2022年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全面提升企业在川渝地区行业口碑和社会声誉。

  党建联建 彰显“品牌力”

  项目部在建点初期,就按照“主动作为,深度融入”原则,围绕征地拆迁、路地和谐等问题,联合地方政府开展结对共建、工作互动,努力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2021年初,项目建设管段涉及泸州电网多条线路区段迁改,为加快进度,项目部积极走访国网泸州供电公司,主动加强双方联系。在项目部努力下,国网泸州供电公司成立专班工作小组,针对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沱江特大桥电力迁改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将计划75天的前期工作时间缩短至23天,创下该公司在同类工程方案制定、审查完成的最快纪录。

  此外,项目部还与泸州市人民检察院、中级人民法院、市总工会、交通局以及区县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法治宣讲”“法企联创”等活动30余次,承办四川省铁路建设现场会、泸州市重点工程劳动竞赛等地方大型检查、会议10余次,真正在泸州地区唱响了四局品牌。

  “泸州需要你们中铁四局这样的企业参与建设,欢迎你们在泸州扎根。”2022年4月,泸州市委书记杨林兴到项目检查时,热情发出邀请。

  科研创新 增强“硬实力”

  科研创新是施工项目的生产力和生命力,项目部依托泸州沱江特大桥、中国中铁首个高铁智能梁场,开展科技攻关,打造“四桥三路”精品示范段,不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工程品质同步提升。

  在泸州沱江特大桥施工中,项目部积极应用桩基灌注桩头控制报警工装、大直径超长钻孔桩钢筋笼自由吊挂定位系统、桩基钢筋笼定位控制工装等高铁施工实用型发明专利。

  在打造智能梁场过程中,项目部充分调研其他铁路智能化建设成果,确定“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工装”核心理念,研发应用电磁智能吊装系统、数控定位网电阻焊加工设备、内模走行系统、箱梁模型自动打磨系统、梁面提浆整平机等各类智能化工装设备,劳动力投入减少60%,生产效率提升30%,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

  2023年4月18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率队到项目调研时,就高度评价道:“你们的工程进展很顺利,科研创新成果非常突出!”

  三年来,项目部累计获批实用新型 19项、日本授权发明专利1项、德国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计算机著作权5项。其中“铁路预制箱梁纵向通长分布钢筋辅助安装技术”荣获中国中铁实用技术大赛二等奖、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银奖。

  宣传发声 提升“影响力”

  在舆论引导方面,项目部充分结合自身特点,以“争当时代先锋 建功西昆高铁”党建主题活动为主线,全面总结宣传建设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人物,先后选树“云端塔吊女司机”梅源、“行经理”邢亚辉等典型。

  同时,充分利用渝昆高铁关注度高的优势,主动邀请中央主流媒体记者参与首孔箱梁架设、泸州沱江特大桥跨江施工、主桥合龙等重大节点报道。仅2022年,项目部就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工人日报等中央级媒体中稿108篇,全面提升宣传层次和覆盖面。

  “四局的宣传工作做的很好,各标段都要向四局看齐、学习。”在西昆公司组织召开的联创共建会议、宣传培训上,项目部多次作为先进单位代表交流汇报。

  此外,项目部还深度挖掘“云端施工”“云端塔吊女司机”等热点、爆点话题,推送短视频走上微博、抖音热搜,点阅量超5000万,“云端塔吊女司机”系列全网点阅量突破8000万。

  原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一宏等领导也纷纷莅临项目参观指导,进一步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截至目前,项目部开累完成产值20.97亿元,路基土石方、墩台身、连续梁、涵洞、箱梁预制全部完成,正朝着8月1日全线铺轨节点全力冲刺。 丁顺 李涛 王昊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3-05-10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0928.html 1 3 积誉争先 扬名川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