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螺纹套丝加工 吴晗 摄(影像四局)
三伏暑甚,炽热炎炎。走进合肥市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鹤翔园二期安置房F地块和四期安置房C、G、I地块建设工地,近1600名作业人员顶着似火骄阳,挥汗如雨。
鹤翔园二期安置房F地块为EPC联合体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7万平方米,施工内容包括10栋高层(最高28层)住宅、5栋配套商业及社区配套等,可满足964户居民入住,装配率不低于50%,总投资6.3亿元,其中中铁四局分劈3.3亿元。中铁四局开发代建的鹤翔园四期安置房C、G、I地块规划总用地面积1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施工内容包括22栋住宅楼、8栋配套商业、1座幼儿园、地下停车库(含人防)等,可满足2384户居民入住,总投资17.9亿元,装配率不低于50%。
借路进场
“我两年前在北岗花园二期项目见到石书记时,他的两鬓还只是斑点白,现在已经完全花白了。”中铁四局四公司鹤翔园二期、四期安置房项目部办公室副主任吴晗对党支部书记石清河这两年来的操劳一直看在眼里。
“鹤翔园二期在去年7月进场时,红线范围内完全是一块‘死地’,其中还有一个池塘,最大的困难是四周没有道路和管网。而鹤翔园四期在今年2月时也同样没有道路能够进场。”刚从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协调鹤翔园四期后续用地事宜回到办公室的石清河一边擦汗,一边说道。为尽快形成大干局面,项目部一方面借用相邻的智慧养老中心、儿童福利院的排水设施抽排池塘积水,另一方面向属地三十头社区、瓦岗社区的居委会借用村民用地修建临时便道,组织30台挖掘机、120辆渣土车完成80万方的土方外运,使得现场具备基础施工条件。
“我们能够快速进场施工,也得益于这两年与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建立的良好关系和已完工程的良好口碑。”曾先后任四公司北岗花园二期安置房项目部、磨店家园二期安置房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的石清河笑着说道。
“截至目前,鹤翔园二期自2022年7月进场以来,地下室已全部封闭,计划11月中旬住宅楼全部封顶;鹤翔园四期自今年2月进场以来,地下室已完成70.5%,22栋住宅楼已提前1个月全部出‘正负零’。”四公司副处级职业项目经理兼鹤翔园二期、四期安置房项目经理周勇对记者介绍道。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新站高新区安置房在建体量屡创新高。2022年,全区安置房在建总建筑面积达到540万平方米。“按照鹤翔园二期明年11月竣工和鹤翔园四期明年3月底结构封顶的工期计划,今年以来,我们继续保持大干快上势头,周施工产值一直位居公司非铁路项目前三名。”项目部副经理刘超超说道。
北岗花园2.0
《合肥市“十四五”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2021-2025)》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合肥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已逐步形成项目引领、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良性发展格局,试点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在合肥,已经累计开工装配式建筑1757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近50%。……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规模力争达到200万平方米/年,减少碳排放量近3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实现全产业链年产值2000亿元。”
2007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周勇,2014年以来先后负责凯里未来城、万宁石梅半岛、北岗花园二期、磨店家园二期、鹤翔园二期、四期等房建项目的管理。“2015年至2018年,在公司首个房建项目——凯里未来城房建4标任常务副经理时,周勇带领大家又成功中标凯里未来城房建二期10号地块房建工程,实现滚动发展。2020年至2022年,在公司首个开发代建模式的房建项目——北岗花园二期任项目经理时,周勇推广新型铝合金模板、附着式升降平台外架等新工艺,项目先后被安徽省建设行业质量与安全协会、新站高新区管委会评为‘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优秀项目管理工地’。”石清河对搭档近十年的周勇取得的成绩如数家珍。
“相比于装配率不低于30%的北岗花园二期,鹤翔园二期、四期项目除了预制叠合板、阳台板、空调板、太阳能板、预制楼梯等水平构件外,又增加了竖向构件、预制剪力墙,可谓是北岗花园二期的‘2.0升级版’,也是安徽省首个装配率超过50%而采用爬架的房建项目。因此,相比于北岗花园二期,鹤翔园二期、四期项目新增竖向构件吊装、灌浆、装配式建筑爬架施工控制等难点。”周勇介绍道。
鹤翔园二期、四期4个地块的施工现场有27台塔吊,数量多、管理难度大,为此,项目部运用“吊钩可视化系统”“塔吊防碰撞系统”对塔吊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吊钩可视化系统”具有监控自动跟钩功能,可以实时查看塔吊吊钩作业情况,确保塔吊作业安全,避免“隔山吊”带来的安全隐患,实时回传吊装画面,供塔吊司机参考,减少信号工误判导致的操作事故。“塔吊防碰撞系统”通过显示器向操作人员提供当前塔机的主要工作状态及塔机间的相对位置,当相邻塔机间安全距离达到预警值时,系统发出声光预警,当达到报警值时,系统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塔机向危险方向的动作,避免群塔交叉作业时产生的碰撞危险。
“随着塔吊高度增加,自带喇叭远距离传输声音效果不明显,而且塔吊在夜间施工时,指挥人员只有在吊钩接近地面时才能清楚具体落钩位置。为此,我们首次使用具有灯光与声音警示两种功能的‘吊钩声光报警器’,可由司机或司索遥控操作,喇叭自动发声警示地面人员。目前,这个报警器已经在全局推广使用。”项目部副总工程师杨辉指着鹤翔园二期8号住宅楼正在作业的塔吊说道。
此外,项目部对箱梁预应力智能压浆设备进行缩小化改造,自主研发“智能一体化灌浆设备”。这种设备具有称重计量、上料、搅拌、注浆、流量检测、压力检测等功能,根据配合比自动上料,解决传统灌浆设备拌料不规范、浆料搁置时间久骨料下沉、水分蒸发、灌浆压力不足等问题。在1至5层外墙现浇施工中,项目部选择“复合轻集料匀质保温免拆模板”,替代墙面模板,利用保温连接件锚入与现浇墙浇筑为一个整体,免去后贴保温施工做法的复杂工序,同时有效避免保温板的开裂和脱落。在6层及以上的预制外墙竖向构件施工中,项目部采用自主研发的“爬升式智能防护平台”,避免传统的三角挂架拆装频繁、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用心感人 用情留人
“相比于北岗花园二期,鹤翔园二期、四期的27栋住宅楼分布在4个地块,管理跨度更大、风险点更多。我作为一名从技术、安质岗位成长起来的项目书记,体会得到大家平时的工作压力有多大、工作节奏有多快。你就拿周经理来说,他现在除了鹤翔园以外,还分管着合肥地区的仪表厂拆迁改造、彭大郢复建点、肥西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5个项目以及北岗花园二期的收尾工作。”望着窗外鹤翔园四期I地块工地,石清河说道。
“为缓解大家平时紧张的工作压力,项目部继续沿用北岗花园二期时的做法,每逢周六、周日不进行上午七点的早点名,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可以多睡一会,家在合肥的也可以下午下班后抽空回去陪陪家人。平时,各部门内部在不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实行轮流休假制度。入伏以后,项目部购买了一个冰柜放在餐厅,里面有各种冷饮,大家从工地回来后可以随时享用,解一下身上的暑气。”项目部办公室副主任吴晗介绍道。
“这几年的新入职员工都是90后甚至是00后,大部分的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前不久,项目部又新分来8名新入职员工和7名顶岗实习生。为让青年员工尽快适应施工现场的工作生活节奏,我们把自己的成长经历与他们分享交流,结合他们所学的专业制定专项培养计划,经常与他们的家长保持沟通交流,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这样才能让他们在这里有‘家’的感觉,才能尽快成长成才。去年以来,我们已向公司推荐1名项目负责人、1名总会、1名总工、1名副经理、1名物机部长、1名工程部长、3名技术主管。”曾荣获安徽省建筑业协会“优秀项目经理”的周勇谈起青年员工培养工作也是颇有心得。
本报记者/杨晨 通讯员/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