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铁四局三公司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空中轨道一期桩基土建预埋工程EPCO项目部的7位新入职员工,在项目部安全总监戴军的带领下,乘坐“光谷光子号”空轨列车,欣赏着光谷生态大走廊的美景,体验了一番悬空飞驰的感觉。
此次开通的是武汉空轨一期工程,全长10.5公里,全线高架敷设,设6座车站。中铁四局三公司承建空轨一期桩基预埋工程项目,施工内容包括桩基2421根、承台409座。全体参建人员发扬“工匠精神”,攻克了溶洞分布、预埋件精度要求高等难题,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
鏖战溶洞打造精品工程
空轨即悬挂式单轨列车,是一种新型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制式。与传统交通方式不同,空轨车体悬挂于轨道梁下方凌空“飞行”,被称为“空中列车”,具有不占用地面路权、环境适应性强、景观效果好等优点,兼具通勤和观光功能。
要想空轨跑得稳,轨道下部结构必须牢。与穿行地面之下的地铁不同,空轨“悬挂”于T型梁架之上,其桩基、承台的稳固性、荷载力与后期乘坐体验感需要一脉相承。
武汉作为一座崛起于江与湖之上的城市,地下水资源丰沛,特别是溶洞较多。前期地勘数据显示,空轨项目在高新大道至神墩三路、高新二路站、高新三路至高新四路等4个区段内约3.7公里范围内,大里程段分布有多层串珠状溶洞,洞高偏大且顶板较薄,而小里程段也分布有溶洞,为单层、多层溶洞,洞高较小。
溶洞分布给桩基预埋施工带来极大困难。要确保地质坚固,就必须采用片石、砂浆、混凝土等材质填满“空心”溶洞。考虑到区域内溶洞分布复杂,项目部在原有的“单液注浆”工艺上继续升级,选用控制性能更优的袖阀管,同时注浆过程中视注浆情况,选择间歇或跳孔注浆及双液浆,进一步有效规避注浆中可能出现的塌孔、扩孔风险。
经过不懈努力,项目部最终成功打入钻孔灌注桩共2416根,为后续上部钢结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毫米级支撑筑牢钢铁根基
空轨项目墩台预埋件精度要求高,固定安装难度较大,需要利用可靠的支撑体系进行定位安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实时纠偏,防止预埋螺栓受扰动偏位。
项目部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寻求破局,创新设计出一套预埋螺栓支撑纠偏结构体系,研究总结出“悬空重型预埋螺栓快速精确定位安装及纠偏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预埋螺栓安装的诸多技术难题。“一种混凝土承台与钢桥墩连接用预埋螺栓定位胎具”“一种悬空重型预埋件快速精准定位安装调平的托架结构”和“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埋件实时纠偏的辅助结构”等3项成果还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施工中,项目部严格控制各种预埋件的定位,精确到毫米。经第三方检测,预埋件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悬空重型预埋螺栓快速精确定位安装及纠偏施工技术,每日平均能完成预埋件安装3至4个。与传统预埋锚筋安装固定需现场加工相比,承台预埋件施工共节省约20万元。同时,与传统预埋锚筋安装固定需现场加工相比,该工艺的预埋托架可提前进行预制,提高了作业效率,获得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
党建引领推动项目建设加速
由于空轨项目周边管线、道路、建构筑物密集,为确保施工任务、节点目标有序推进,项目部开工前就成立“保开工党员攻坚小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征迁工作为重点,积极与地方政府、业主单位开展联建共建活动,迅速扫除了高压线改移、征地拆迁、天然气管道保护交通导改等各种“拦路虎”。
针对作业环境复杂,点多面广、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项目部先后开展“大干45天保节点”“大干90天五比一创”“百日攻坚大干”等劳动竞赛活动,实现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相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空轨项目属长距离线性工程,施工中与生态大走廊建设“相遇”,长约6公里,共用同一便道。为了不耽误双方建设进程,项目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在攻坚中实行“8+8”的交错施工模式,错峰、错工序施工,最终顺利移交工作断面,为生态大走廊的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项目部先后获武汉市江城“十大文明工地”、武汉市“文明施工优秀工地”等荣誉。
蔡华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