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回老家,月光像细雨,慢慢从山尖垂落大地。我沐浴在月光铺就的阴影里,走进一个小小的村庄。一股鲜土的味道扑面而来,一只喜鹊向我清脆地叫出一声,扑棱着翅膀飞走了。在这座陷在月光中的村庄中行走,我没碰上一条游荡在月光中的看家狗,没遇见一个睡不着觉在路上行走的人,每家每户的大门都紧闭着,屋里静悄悄的。到了家门口,我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门“吱呀”一声响,像给寂静的夜撕开了一道口子,我朝里面走去,母亲笑着起身迎接我,同时为我拍去衣服上的尘埃。
三日后,我带着父母的期盼,再次离开故乡,茫茫的远山隔着几条炊烟,在初夏的清晨,离我越来越远,像极了六盘山深处自流而出的山涧水,缓缓地流淌。
村子里的那条河弯弯曲曲的,对它的记忆颇为清晰。十多年前,我在河畔度过自己的童年;十多年后,我离开故乡,从此河流变得没有尽头。
仿佛这个时节就是用来回忆的,回忆那时的人、事、物,还有以往的故事。那时的我迷恋原野,熟得像羊皮一样的土地、在阳光下闪着金色光芒的麦浪,还有山坡半青半黄酸涩的杏子,化为夕阳的影子。少时的我最喜欢捉蚂蚱,夜晚,将它关在铁盒中,听它在月光下发出“嗒嗒”的声响。
那时候读书总有母亲相伴,夏日黄昏,阳光从轻掩着的门缝洒进来,风吹动门帘,地板上一抹金黄的光影,恍恍惚惚,晃得人眼花缭乱。在那短暂的时光里,母亲教会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虽然她一辈子没读过书,但懂得这世上最质朴的道理。善良的母亲教会我谦和、真诚待人,让我平安、稳健成长。
而今,跟着筑路大军,脚步奔走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天边的月亮升起又落下,我望着它,常常思绪万千。我与母亲在不同的地方望着同一轮满月,那里有我的身影,也有母亲的影子。我没有睡去,母亲也没有睡去,我化为远方的蒲公英,在月亮下面起舞。无数个夜晚我倒在母亲的怀里安然睡去,月光像浅蓝色的清纱缠在她的臂弯上,冗古悠长。
今夜,月亮又缓缓升起,望着那轮月亮,再次想起故乡。我知道,此时月亮那头的母亲也在等我回家。
周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