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4年10月09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7版:花簇

“讲究”与“将就”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个特别懂得吃的人,他写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列举过“十不食”清单,如“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无不彰显孔子对食物品质的苛求与对饮食礼仪的重视。

  然而 《墨子·非儒》言:“孔某穷于陈蔡之间十日,子路为烹豚,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褫人衣以酤酒,孔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某,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某曰:‘来,吾语女,囊与女为苟生,今与女为苟义。’”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

  意思是说,身陷困境之时,孔子为了生存而饥不择食,全然忘记了平日的讲究。当他脱困之后,则又继续摆出一副讲究人的模样,席摆得不正他不坐,肉割得不正他不吃。

  “囊与女为苟生,今与女为苟义。”深剖原因,不难理解,在生死存亡之际,生存成为首要任务,讲究与礼仪需暂时让步;一旦脱离险境,便应重拾道德原则与生活品质的追求。

  对于孔子而言,这并不是墨家所说的虚伪,而是灵活变通、顺势而为的智慧,亦是他自身人生哲学的体现。

  与孔子相似,宋代文豪苏轼也是一位对美食有着独到见解,对生活尤为讲究的人物。他不仅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还能发现各地的美食佳肴,如黄州猪肉、岭南荔枝,展现出其作为美食家的敏锐与热情。同时,他更能在逆境中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旷达与随遇而安的心态。无论是被贬谪至何方,苏轼都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将简陋的食材烹制成美味,简陋的居所布置得雅致,这种在困境中寻找乐趣、在将就中创造讲究的能力,无疑是苏轼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独有偶,我身边也有一位讲究人儿,他姓朱,是项目部附近一家超市的老板。喝茶时,他特别讲究,煮水、烫杯、投茶、温壶、出汤皆有其固定流程与工序。茶香氤氲,小杯慢饮,颇为雅兴。

  而有一日,他外出办事,途中口渴难耐,车中的矿泉水早已见底,四处观望后,他径直走向路旁公共厕所洗手池处,用手捧起自来水,快意畅饮起来。在生活细节上颇为讲究的他,原来也可将就。

  正如人们常说的“拿得起、放得下”,讲究是“拿得起”的勇气与决心,将就则是“放得下”的智慧与豁达。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当学会在讲究与将就之间找到平衡点。物质充裕时,可以多一些讲究,提升生活的品质与格调。资源匮乏时,则要学会将就,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挑战。在张弛之间,保持一颗平和而坚韧的心,善待自己,活好当下。

  徐斌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4-10-09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6018.html 1 3 “讲究”与“将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