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九江讯 “南宁市江南9号路上跨高速公路工程、东部产业新城智慧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获评2024第二批‘广西建设优质结构工程’,要严格按照《中铁四局科技与管理创新奖励办法》给予专项奖励。”1月13日,中铁四局五公司副总经理李赵九在司务交班会上说。2024年,该公司围绕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打造出一系列管理更细、要求更严、标准更高的品质工程。
抓好课题研究,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该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基点。自从在郑万高铁湖北段启用无砟轨道成套自动化设备以来,该公司便专注于“无砟轨道智能精调与检测”这一关键技术课题的攻关,其间先后获得专利、工法、软件著作权30余项,入选国家铁路局“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十大新技术”。去年,该公司申报的《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框架法智能机器人精调施工工法》《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智能精调技术》两项技术成果,分别在第二届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低碳施工工法大赛和第四届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上荣获“特等工法”和“微创新一等成果”。
聚焦实体工程,推进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只有围绕施工生产做文章,瞄准现场一线才有生命力。该公司依托“李强劳模创新工作室”“李郴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在长大隧道、复杂桥梁、智能建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九江快速路跨庐山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刷新世界同类桥梁转体吨位纪录;3D打印无桩化智能摊铺工艺在南宁东部新城张六连接道路工程成功应用,85天完成21.32公里的路面沥青摊铺;西延高铁2标富平制梁场的铁路箱梁智能建造技术迎来30余次观摩,有力擦亮企业的“智能建造”品牌。
厚植创新文化,强化技能人才锤炼。该公司成立“青工技能大赛领导小组”,鼓励工程技术人员每年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在选拔备战阶段提供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组织开展集中“白+黑”实战式训练。2024年,在全国2024公路工程算量技能大赛上,公司筑龙算韵队获团队金奖,涂光语、艾中泰获个人银奖、铜奖;在安徽省职业技能竞赛上,公司斩获“两金一银”的成绩。“未来,我们将努力参加更多的技能大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去年参加多场竞赛的青年员工涂光语表示。
得益于持续做深科技创新,2024年,该公司参建的深圳滨海大道下沉隧道工程、上(林)横(州)高速公路一期工程、九江快速路一期工程、南(宁)珠(海)高速铁路南宁至玉林段、南宁东部新城张六连接道路工程等多个重点工程开通运营,参建的武汉三阳路越江通道工程获评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