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讯 1月9日,一场充满爱心与希望的捐献行动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悄然进行。历时两个半小时,来自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的00后员工张超,成功捐献127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亟待救助的白血病患者点亮了生命之光。张超也因此成为安徽省第705例、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5的新年首例成功捐献者。 张超,任职苏州地铁7号线通信工程项目技术员,性格开朗,为人热情,早在2018年8月,还在校园中的他就已心怀大爱,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成为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志愿者。 2024年8月,张超接到来自六安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的血样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需要他的进一步帮助。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缘分,张超深感意外又倍感珍惜:“在全国数百万的入库志愿者中,能够匹配成功的概率仅有十几万分之一,许多志愿者多年都未能等到配型成功的消息,没想到我这么快就能与患者匹配上,这真的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超积极配合市红十字会进行高分辨血样采集,并且高分辨分型检测配型成功。随着采集工作圆满结束,张超脸上洋溢着欣慰而满足的笑容。 “我是第一次进行捐献,虽然内心有点忐忑,但想到如果移植成功,我的造血干细胞能给一个人延续生命,给一个家庭带去希望,感觉很有价值。我希望自己能做一束光,照亮爱的世界,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越多,患者找到合适供者的机会也就越多。”张超说。 在中铁四局还有一群像张超一样普通但又不平凡的“英雄”用“生命的种子”去挽救那些素昧平生的生命,2024年10月18日,城轨分公司员工牟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远在四川的一位急性细胞白血病患者由此获得新生。 高晋 孔锁 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