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5年01月27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5版:会议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o       

聚焦主责主业 展现新的作为 团结引领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建筑企业而努力奋斗

——中铁四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猛在局六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

  一、2024 年基本工作总结  2024年,全局职代会、工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工会和局党委工作部署,履职尽责,守正创新,各项主要工作得到了持续加强和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持续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武装。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通过举办专题辅导讲座等方式,在全局专兼职工会干部中开展了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轮训,准确把握中国工会十八大工作部署,学以致用,指导实践。组织参加股份公司工会“学贯中国工会十八大”征文,提升干部理论水平。二是加强文化宣传引领。组织参加了全总“春天花会开”短视频征集、第十二届全国“书香三八”女职工读书征文,以及“好网民”等多项文化活动。承办了铁路总工会第十届职工才艺大赛(合肥赛区)。三是加强先进典型引路。在全局组织开展了“凝聚榜样力量,争当开路先锋”五个一主题系列活动,全年共组织开展劳模事迹宣传宣讲、劳模工匠走基层服务等活动287场次,举办劳模先进疗休养一期。积极谋划做好2024年度各类先进荣誉申报工作,共选树省部级及以上劳模先进22人(次),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级劳动模范2人。  (二)持续开展了建功立业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加强竞赛组织部署,分上下半年在全局组织开展“双夺”主题劳动竞赛,积极组织参加股份公司2024年度“五保一树”劳动竞赛,深入推进 CZ铁路等重点工程联合劳动竞赛,推动了一线生产大干。全年新增省级五一劳动奖状1个、工人先锋号19个,火车头奖杯1个,一公司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二是深化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持续开展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职工项目创效行动,广泛开展“三金”“五小”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共征集职工创新创效优秀成果73项。切实加大劳模创新引领力度,全局挂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31个,积极组织参加了中国中铁、长三角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技术交流、科技创新成果展等活动。全年新增中国长三角地区及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各1个、中国中铁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2项技术荣获中国中铁第二届劳模创新工作室优秀创新成果。三是积极推进群众性安全生产。通过广泛组织参加“安康杯”竞赛,深入推进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专项活动等途径,助推企业安全生产。全局获得2022-2023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优秀组织单位各1个,优胜班组4个。  (三)持续推进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一是坚持统筹部署推进。先后制定出台了《中铁四局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组织召开了深化产改专项行动推进会议,启动和部署、开展了为期两年的深化产改专项行动。二是强化技能素质提升。建强阵地,挂牌成立了局工匠学院,将依托现有培训和创新组织体系,扎实组织开展职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以赛促培,承办了2024年长三角地区、安徽省重点工程职工(农民工)电工等5个工种技能竞赛;举办了局第三届职工岗位胜任力大赛—商务算量、供应链管理比赛,承办了中国中铁商务算量比赛。三是推进队伍发展壮大。全年协助农民工取得电工等工种技能证书2000多本,选树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国锋等优秀农民工代表。积极申报参加各地高技能人才培育计划和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全局共筛选第一批115名优秀高技能职工上报参加安徽工匠“十百千万”培育行动,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四)持续做实了维权服务工作  一是有效保障职工参政议政权利。组织召开了2024年各级职代会,召开率达100%。抓好职工代表提案征集处理,局五届五次职代会共征集代表提案135件。大力推进厂务公开,对14家单位近两年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履约等工作进行了检查。局职代会联席会全年召开13次,审议表决事项、制度34项。二是切实维护职工合法利益。平等协商和签订了局2024年度《集体合同》,指导各三级单位做好2024年度《集体合同》协商、签订工作,全局2024年《集体合同》(共保合同)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协议签订率达100%。规定各三级单位集体合同履行结果与其经营业绩及负责人薪酬挂钩,强化了合同执行的刚性约束力。三是积极开展帮扶关爱工作。制定出台了《中铁四局职工职业生涯全过程关爱服务实施办法》。四是不断强化职工身心健康管理。全年共组织1484名职工进行短期疗休养,开展了员工心理健康(EAP)团辅下基层活动,组织参加安徽省首届心理健康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以“同心筑梦新时代,全民健身展风采”为主题,在全局职工中推广普及八段锦,组织开展了多场体育健身活动。局获得“安徽省职工体育先进单位”。五是持续做好婚恋家庭服务。举办了局2024年5.20百对新人集体婚礼,共有288对新人参加。全年全局开展单身青年职工相亲活动32场次,参加人员1162人次,有意向牵手99对。深化“女工家园”创建,2个心灵驿站、1个母婴室被安徽省总工会复盘后重新授牌。  (五)持续强化了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在全局工会系统开展为期一年的“达标争先”活动,加强工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派员参加了安徽省总工会贯彻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中国中铁工会干部轮训暨劳动法律监督员培训,举办了有60名新任职工会干部参加的局第34期工会干部培训班。二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完善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全年指导5家单位完成了换届改选工作,1000余名2024年加盟四局高校毕业生同时加入工会组织。依法合规拓宽向下级工会转移支付补助渠道,共下拨各单位回拨补助款、创争经费补助504万元。建立了2024-2025年两级工会干部159个联系点,多措并举把更多的资源充实到基层,把工作深入到职工群众之中。三是加强工会财务经审工作。全局工会经费计拨、上缴均达到100%。制定出台了工会财务及审计监督、预算、预算绩效评价等三个管理办法,全年共开展了对13家局属单位工会经费审计和财务资产专项检查,完成了配合股份公司工会对局工会财务审计,促进了工会经费规范化管理。  二、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5年全局职代会、工会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会要求、局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局党委工作部署,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展现新的作为,进一步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在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建筑企业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2025年,要进一步聚焦和强化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政治属性,在强化思想引领上展现新作为  一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基本功和必修课,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引导广大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用先进文化培育职工。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企业“开路先锋、争先”文化为引领,通过积极开展和参加读书征文、摄影书画作品展览、演讲比赛等各类文化活动、“好网民”主题活动,重点组织参与好局第十一届企业文化节,不断加强新时代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以文化人,凝心聚力。三是用形势任务宣讲激励职工。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筑行业形势和企业中心任务等,扎实开展“职工大思政课”,深入基层项目和生产一线,宣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战略举措,宣传企业发展目标任务措施,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共克时艰,推动企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四是用劳模精神引领职工。要以深化“五个一”主题活动为抓手,持续加强各级各类劳模先进培养、选树、服务和宣传工作,做实“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在全局进一步推动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广泛共识。  (二)聚焦依靠方针,在深化民主管理上展现新作为  一是强化组织实施。各级工会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牵头组织者,要坚持在党委领导下,通过沟通协商、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等途径,推动职代会、职工提案、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有效落地,充分落实广大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二是不断健全民主管理机制。要结合企业项目管理体系改善、基层党建工作改进,以及监事会改革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形势下企业职代会(职工大会)、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民主决策审批程序,强化企业民主管理监督,打造阳光国企。要强化常态化协商沟通机制,确保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重要制度、重要事项沟通在前,依法依规履行民主决策程序。三是切实推动全过程民主管理。各级单位不仅要认真落实好职代会、职工提案、职代会联席会议等规定性工作,更要着眼于贯彻“依靠方针”,通过扎实推进厂务公开制度,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金点子等民主管理活动,设立意见箱、开辟网上建言诉求平台等民主管理渠道,推进职工全面参与到企业全过程管理。  (三)聚焦中心任务,在增强建功立业上展现新作为  一是深化竞赛争先和创新创效活动。局工会要继续组织实施好“双夺”主题劳动竞赛,指导推进CZ铁路联合劳动竞赛,选择一批重点项目指导开展专项劳动竞赛,促进重点工程顺利实施。要广泛开展面向企业管理和施工生产全过程的“三金”“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效竞赛活动,最大限度挖掘、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智慧。二是深化劳模工匠创新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和管理,重点推动一批“专、精、特、新”创新工作室建设,持续申报挂牌一批省部级及以上的创新工作室,发挥劳模、工匠和技能大师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深化群众性安全生产。  (四)聚焦战略地位,在深入推进产改上展现新作为  一是在提升人员素质上下功夫。以大赛强技能,通过组织开展专业技能操作大赛,激励广大职工、农民工学技能、长本领;以先进带技能,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匠心培植、技术创新、技能传承、攻坚克难”的综合效能;以培训提技能,要进一步完善挂牌后局工匠学院运行管理和培训方案,确保实现工匠学院的任务和功能,并尽快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劳模工匠赋能培训,培养造就更多的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二是在促进队伍壮大上下功夫。要积极组织参加各地高技能人才培育计划和工匠人才培育工程,根据安徽省总工会开展的安徽工匠“十百千万”培育行动,进一步加强对全局工匠人才培育及申报工作的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确保在全局形成工匠人才、高技能职工人才源源不断涌现、获评“安徽工匠”年年榜上有名,助力全局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在加强班组建设上下功夫。全局工会要以打造专业型、技能型现代化企业产业工人班组为目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组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创建“工人先锋号”等活动,激发职工、农民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全面提升班组管理水平。  (五)聚焦基本职责,在履行维权服务上展现新作为  一是深化拓展权益维护工作。要深入调研掌握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在上岗就业、薪酬待遇、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加大劳动保护、劳动用工监督等工作力度,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和社保拖欠预警机制,关注困难企业和项目,推动解决相关问题。要以深化产改和“五共”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二是协力抓好和谐稳定工作。针对来信来访和“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投诉事项,要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规定,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持续推动普惠关爱工作。要聚焦职工职业生涯全过程关爱,继续组织实施好“三不让”、互助、“四季送”、年节慰问等工作,落实职工健康体检、短期疗休养等政策,推进工会驿站、产业工人社区等阵地建设。要更加精准地聚焦困难环境下困难单位职工、困难职工家庭、海外职工、CZ铁路等条件艰苦项目的职工、农民工群体,切实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  (六)聚焦女工工作,在发挥“半边天”作用上展现新作为  一是不断加强“巾帼提素工程”。要扎实开展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女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示范岗等工作,策划开展“巾帼争先杯”岗位技能比武,积极引导广大女职工建功立业。要继续组织“十大巾帼标兵”“十大贤内助”等女职工评先推优工作,营造见贤思齐、勇于争先的良好氛围。二是深入推动“关心关爱工程”。要认真落实《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协议》,依法保护女职工在劳动保护、妇科健康专项体检、特殊疾病互助保障、产假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要组织开展好女职工心理健康、婚姻家庭方面的讲座、辅导,维护女职工家庭权益和身心健康。三是做实做优“婚恋服务工程”。持续优化、打造“缘分天空”四局工会婚恋服务品牌,举办好局2025年集体婚礼。重点要在推进和做实“青年红娘”制度上下功夫,促进更多的人来关心帮助身边单身同事交友找对象。  (七)聚焦提质强素,在加强自身建设上展现新作为  一是在组织建设上再提升。要建立健全基层工会组织,配齐配强专兼职工会干部,加强专兼职干部赋能提素培训。二是在作风建设上再深化。要深化职工之家、幸福之家建设,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健全完善和不断做实工会干部常态化联系职工制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经费下倾,提高工会干部发现解决问题、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在财务预算监管上再强化。要针对股份公司工会经费审计指出的问题,探索解决既有的政策性等问题,进一步规范经济事项支出。要坚持把经费用到为职工纾困解难和提升生活品质上来,用到助推企业生产经营上来,进一步向一线和基层倾斜。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5-01-27 ——中铁四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猛在局六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8397.html 1 3 聚焦主责主业 展现新的作为 团结引领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建筑企业而努力奋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