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州讯 “以前,我都是通过手机上的软件来处理闲置的东西,操心又费力,还可能被骗。现在,我们在项目就能直接处理,真是省时省心呀!”4月13日,中铁四局四公司安(顺)盘(州)高速公路3标项目员工高鑫在项目部“闲鱼市场”交易了自己的二手耳机后,开心地说道。
地处黔西南山区的安盘高速3标段,距离最近快递网点也有10公里车程,加上项目正处于施工攻坚期,职工网购退货、物品置换存在诸多不便。针对职工反映的非理性消费导致物品闲置现象,项目部创新搭建线上共享平台——通过建立工地“闲鱼”微信群,为职工开辟了闲置物品流转新渠道。
该平台采用“自主定价+自愿捐赠”双轨运营模式。项目部员工可以把自己不想要或者平时用不上的衣服鞋子、电子产品、书籍读物等闲置物品拍照上传至“闲鱼市场”,说明购买时间、用途、新旧程度等,然后由其他员工按需选购。员工也可将八成新以上物品捐赠至项目部“爱心驿站”,供有需要的同事免费领取。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突破项目部内部界限,主动对接协作队伍及周边社区。通过与7支协作队伍负责人和当地村委会建立联动机制,已有30多人加入了“闲鱼市场”。来自驻地村子的王大姐用自家种植的时令蔬菜,换取了项目部技术员闲置的儿童图书,既解决了孩子课外读物问题,又给工地食堂添了新鲜菜。
截至目前,“闲鱼市场”已经完成“交易”20余次。
赵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