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5年07月02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3版:经营发展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地下经纬贯洪城 “四局安装”铸通途

  昌北机场站台层 徐越 摄

  6月28日10时18分,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线、东延线,2号线东延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至此,南昌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突破160公里,车站总数达113座。三条线路的开通,高效串联起昌北国际机场、南昌西站、南昌火车站、南昌东站,形成“航空+铁路+轨道交通”三位一体、无缝衔接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从2015年参建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到今天1号线北延线开通,作为参建人员,我有幸见证南昌轨道交通从无到有的巨大发展,听着乘客们轻快的脚步声,觉得所有的疲惫都是值得。”中铁四局安装公司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机电系统安装项目部副经理阮杰说。

  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线、东延线,2号线东延线全长31.7公里,设19座车站、19个区间、2座停车场、2座主变电站。项目部承担全长16.969公里的1号线北延线蛟桥站、志敏大道站、南齿站、冠山站、定子山站、建业大道站、汇贤大道站、昌北机场站8座车站及相邻区间、1座区间变电所和1个中间风井的风水电及装修施工任务。

  铁腕织密安全网

  安全是生命线,更是生产力。该项目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构建“风险抵押+巡查打卡+教育培训”的三维安全管控体系,让安全生产责任穿透到每个施工角落。针对场内多单位交叉作业的复杂局面,他们建立“安全风险保证金”制度,与中铁三局、中铁电气化局等8家单位签订《安全文明施工协议》,通过“违章即扣款”的刚性约束,让各单位从“被动管理”转为“主动履责”。

  在各站点,“施工现场安全巡查打卡”制度如同无形的安全网,为施工生产保驾护航。该项目部在轨行区、登高、动火、起重吊装等高风险作业区域设置巡查打卡点,不定时对各风险点进行巡查。各班组的安全员每日“按图索骥”完成巡查,该项目部每周根据打卡数据奖惩考核,调动安全员的工作积极性。“每个安全员都是移动的安全哨兵,”项目部安全总生产监李栋梁介绍,“这种‘看得见的责任’让隐患整改效率提升3倍。”

  同时,该项目部秉承“培训不到位是重大隐患”的理念,刚性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全覆盖、常态化组织作业人员开展岗位风险辨识、操作规程、应急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并通过案例警示、班前“安全喊话”等形式,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

  匠心锻造样板链

  走进定子山站,设备区管线排布如“毛细血管”般整齐划一,公共区装修细节经得起“放大镜”检验。这是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的鲜活注脚。

  施工中,该项目部编制《地铁机电及装修品质工程指导实施手册》,规范设备区装修、公共区装修、给排水、通风空调、动力照明等专业工序的具体做法。项目部工程部一级工程师高吉翔翻开手册:“从风管保温的接缝处理到桥架接地的跨接工艺,每个步骤都有可视化的标准。”

  同时,项目部大力推行样板引路,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做到样板工程先行,经各方验收合格后,将样板工程转化为图文并茂的交底资料,便于作业人员直观参照,降低工艺细节的偏差。车站内的装修工程,从墙面瓷砖铺贴、吊顶安装到地面石材铺设,都以样板工程为参照,确保各站点的装修风格统一。在材料采购上,该项目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且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对每批进场材料严格抽检,确保材料质量过硬,杜绝任何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

  创新驱动新跨越

  在定子山站,BIM技术优化装配式机房的布局和空间设计,让管线碰撞问题提前“暴露”。该项目以“四新”技术应用为引擎,驱动施工生产驶入“智慧高速路”。

  “装配式施工技术相比于传统构件加工,工效得到大大提高。”项目经理孙卫红介绍。该项目部应用工厂化构件生产工艺,涵盖一体化耐火风管、区间成品支架等10余种构件,不仅加工精度高,更减少现场焊接作业,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安全隐患。

  BIM技术的深度应用更是让施工生产做到“未卜先知”。通过对综合管线优化设计,将建筑、结构、机电、装饰等专业三维可视化叠加,有效解决各专业间的错、漏、碰、缺以及检修空间不足等问题。“这就像给工程装了‘智慧大脑’,”项目部总工程师鄢振兴介绍,“让复杂的综合管线变得‘服服帖帖’。”

  在此基础上,该项目部应用电瓶混凝土运输车、阀门密闭性打压工具、法兰弯头弧形支架,采用液压升降平台、高空曲臂车、出入口人脸识别系统、指纹识别打卡机,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红心领航筑堡垒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该项目部党支部始终秉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旗插在工地上”的理念,将党支部建设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构建“党建+安全、党建+质量、党建+进度”的多维引领体系,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施工一线全面彰显。

  该项目部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带头认领高风险作业面,牵头解决施工难题。面对高架站钢结构吊装、既有站相邻区间施工等关键工序,组建“党员攻坚突击队”,通过BIM模拟优化吊装路径、24小时旁站监督等措施,确保施工生产高效推进,汇贤大道站、建业大道站的钢结构焊接一次合格率达100%。

  “哪里有硬骨头,哪里就有党员冲锋在前。”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朱烈政介绍。考虑到管段内专业工程接口多、交叉作业多、综合管线排布难、施工空间狭小、设备安装调试量大,党员牵头的技术攻关小组积极引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累计解决机电安装难题16项,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化作业流程。

  同时,该项目部党支部以“主题党日”为载体,创新开展“党建+安全巡查”活动,组织党员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地毯式”隐患排查,建立“党员排查-整改跟踪-成效验收”闭环管理机制。在冠山站施工中,发现轨行区临时用电线缆因碾压出现绝缘层破损隐患,立即更换阻燃电缆,增设防护套管,避免触电事故风险及可能导致的工期延误。此外,组织开展“技能比武”“导师带徒”等活动,累计培养6名机电安装技术骨干,形成“党建引领人才、人才驱动生产”的良性循环。孙卫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技术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和质量改进。截至目前,该项目部累计获得国家级QC成果2项、省级QC成果2项、省级工法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产生经济效益350余万元。

  如今,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线已开通初期运营。安装公司的建设者们还将继续以安全为基、标准为绳、创新为翼,在赣鄱大地书写着新时代轨道交通建设的匠心答卷,为南昌城市发展注入强劲的动能。

  杨琰妤 徐越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5-07-02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9236.html 1 3 地下经纬贯洪城 “四局安装”铸通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