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5年07月02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4版:生产管理

“双预防”模式筑牢施工“生命线”

  本报保山讯 “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发现隐患必须立即整改,绝不能带病作业。”6月26日,在中铁四局二公司大(理)保(山)高速公路老营至板桥段改线工程2标项目部,安全生产总监李昕华在F匝道1号桥现浇梁支架基础旁,对现场管理人员说。这是该项目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缩影。

  该工程是云南省县城高速公路“互联互通”重点项目,项目部管段长4.25公里,施工内容包括隧道0.5座、主线桥梁4座、互通区桥梁23座、拓宽桥梁3座、改路天桥3座,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开工以来,该项目部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体系,做到传统教育与现代科技、隐患排查与应急演练相结合,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采用“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将施工区域划分为5个安全责任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安全员和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建立包含117项检查要点的《重大风险源管控清单》,对钢箱梁顶推、大坡度桥梁架设等高危作业工序实施领导带班。打造“五个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矩阵,即每日班前一条安全警示、每周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每月一次项目经理安全授课、每季度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推行一套隐患整改闭环管理机制。同时,该项目部开展的“安全随手拍”活动,建立安全隐患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全员担任“安全哨兵”。截至目前,仅6月以来就累计发现整改临边防护缺失、临时用电不规范、高空作业防护不到位等各类隐患25条,整改完成率达100%,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良好氛围。

  在此基础上,该项目部在隧道施工中应用水沟电缆槽一体化作业台车,将传统需要6人配合的作业减少到3人即可完成。运用“智能临边防护系统”,设置红外感应和声光报警装置,有效预防作业人员坠落事故的发生。6月5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5.0级地震发生后,该项目部依托智能巡检无人机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仅用50分钟完成就完成管段全线的安全巡检。

  开工以来,该项目部已累计组织综合性安全检查6次、专项检查108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560余项;开展安全教育培训125场次,覆盖管理人员、作业人员715人次,为施工生产的顺利推进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苏渊博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5-07-02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9244.html 1 3 “双预防”模式筑牢施工“生命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