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进入宁波市场以来,中铁四局二公司在11年间,相继承揽13个地铁项目,多个市政、房建项目,合同额从3.4亿元迅速激增到83亿元,项目管理团队以“勇于争先、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甬城谱写出一段区域滚动发展的佳话。
打造标杆,四局品牌受认可
2011年,公司成功中标宁波地铁首个工程——宁波地铁1号线GTJ1110标,从此叩开宁波地铁市场的大门;2012年,中标天童庄车辆段和宁波地铁1号线TJ1211标;2014年,中标宁波地铁3号线TJ3109标,宁波地铁市场逐步打开。
宁波地铁3号线TJ3109标是全线第一个开工的项目,工程包含四明中路站、鄞州区政府站。3号线是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骨干线,穿越5个城区,共19个车站,线路走向设计复杂,加之如“生鸡蛋”一般的软土地基,施工生产困难重重。
项目地处宁波市老城区,车站周边管线、道路、建构筑物密集。以时任项目经理余秀平为首的项目团队把困难转为动力,以此作为“铸精品、树形象、创品牌”的突破口,以前期征迁工作为依托,地方政府、地铁公司、施工单位三方联建共建为抓手,迅速取得各方信任和认可,克服前期“水土不服”的问题。
鄞州区政府站是3号线车站和5号线车站融为—体的“L”型换乘站。两站不仅同样要解决“软基、浮填、管移、道压、水渗”五道难题,而且由于同步叠加施工,给分层开挖、支撑围护和结构施工带来困难。尤其是3号线两端头井盾构始发和接收要求的节点工期迫在眉睫。余秀平提出“程序化应对坑中坑”的思路和“以保节点工期为前提、以安全质量为重点,按轻重缓急、先主后次科学设置工序”管控原则。总工程师雷明、工程部部长彭建勇带领工程部奋战四个昼夜,精心设计出先施工3号线车站围护及结构、再施工5号线车站围护及结构、最后施工附属结构风亭施组程序。方案在专家组评审中获得—致好评,并在全线五个“L”型换乘站推广。
塑形创誉带来了收获。在宁波地铁建设高潮的大背景下,凭借3109标项目的出彩履约,“四局品牌”得到业主的充分认可。2016年至2021年,公司先后中标宁波地铁4号线4004标、4018标、4号线上跨杭深萧甬铁路、宁波地铁5号线5119标、5121标、宁波地铁2号线2219标、前殷停车场出入场线、宁波地铁8号线8106标等工程,合同额由4.75亿元猛增到35.25亿元,实现区域滚动发展。
集约高效,区域管理谱新篇
2015年,中铁四局二公司宁波地铁区域经理部成立。在生产营销一体化管理和区域化经营的基础上,区域经理部能做精现场、做透市场,充分发挥区域协同作用,更好地实现区域内资源统一调配和管控。
宁波地铁5号线前殷停车场出入场线项目组建时,区域经理部抽调片区安质人员,协助项目开展前期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在项目大干钢筋供不应求之时,区域经理部及时调剂钢筋90吨,缓解燃眉之急。宁波地铁2号线红联站开工之初涉及征地拆迁等阻工情况,区域经理部多方沟通协调区域内相关资源,妥善处置,确保工程进展顺利;宁波地铁8号线丽园南路站技术人员力量不足,技术支撑能力薄弱,区域经理部立即调动片区技术人员增援,为加快工程施工、争创精品工程奠定基础。
2022年6月9日,中铁四局二公司宁波分公司正式成立,负责浙江沿海区域的资源统筹、项目管控、市场开发,包括18个直管项目、3个代管项目,涵盖市政、房建、轨道交通、市域铁路等,合同总额83亿元。
新起点开启新时代。分公司进一步发挥区域集约高效的管理理念,以“三统筹”举措推动区域管理。统筹公共资源,分公司逐步与宁波、台州、温州等地的安监、质监、应急、医疗、环保等各类资源建立密切联系,开辟多条绿色通道。统筹生产资源,不断加大对区域内周转材料、小型机具的修旧利废及统筹调配力度。在分公司统筹物资供应资源,适时签订物资供应框架协议,以利用平台优势降低采购成本。统筹人员资源,按系统梳理分公司人员状况,根据各项目的施工进展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对分公司人员进行统一调控和动态管理。
从最初地铁市场的一个项目,到现在涉及轨道、市政、房建等领域的多个在建项目;从单一的车站工程,到现在包含地铁车站、区间盾构、综合管廊、高架、房建等多个专业领域;从最初一个20余人的团队,到现在宁波分公司234人,逐步实现资源集中调配管控。12年时间,宁波地铁市场已经成为中铁四局二公司区域滚动发展的新样板。
(王洪浩 霍娜 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