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讯 8月2日,中国中铁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暨大商务管理推进会。会议表彰了2021年度“中国中铁三级工程公司20强”,中铁四局一公司、七分公司、八分公司、建筑公司、二公司分别位列第七名、第八名、第九名、第十五名、第十七名。在此次评选中,中铁四局在中国中铁二级企业中入选的三级工程公司数量最多,再次以卓越的综合实力捍卫中铁四局在中国中铁系统的“标杆”成员单位地位。
2021年,中铁四局紧扣“效益提升年”这一主题,完成新签合同额2366亿元、营业额13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20%,双创历史新高,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这一年,中铁四局深耕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经济圈和安徽属地市场,新进全国26个地级市场,15个省级区域市场新签合同额创历史新高。落实“一切工作到项目”管理思路,赣深高铁、牡佳高铁、嘉兴站改、韶新高速、太湖隧道等一批重点工程开通运营,新增鲁班奖5项、詹天佑奖3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3项,铁路信用评价累计30次位列最高等级A类,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获评施工类最高等级AAA级。以“四次经营”理念推进大商务管理,围绕物资集采、劳务分包、成本督查等关键领域打出降本增效“组合拳”,全过程加强项目源头创效、起点创效、过程创效、收尾创效和滚动创效。统筹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在加强董事会建设、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创新项目组织模式、提升工程总承包能力、试点多元化考核激励、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施信息贯通工程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一公司坚持高品质竞争性战略,促进公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2021年完成营业额142亿元、新签合同额330亿元,连续五年实现生产营销“双超百亿”目标。坚持成本领先战略,在经营理念上向效益和规模并重转变。在安徽区域成功打造营销额“百亿级高产田”,合肥、马鞍山、滁州等地形成一批县区级优势项目群;河南区域通过用好平台、抓住订单,坚持深耕优势市场和优质客户;海南区域立足海口,首进陵水。实施品牌差异化战略,巩固国内汽车试验场建设高地。充分依托在建试车场项目资金、管理、品牌方面滚动资源,持续关注并参与新能源试车场建设,不断增强公司在黑色路面市场的影响力。
七分公司坚持“深耕山东、振兴西北、扩大两广、开拓南亚”经营战略,形成国内山东、两广、西北区域为主和国外南亚区域为主的“3+1”营销格局,不断提升山东市场首位度,进军城市综合体、海底隧道、水利工程等新兴市场,2021年新签合同额完成176亿元,营业额完成64亿元。深入贯彻落实三级公司建设要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清单任务完成76%,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出台。
八分公司坚持一切措施保生产,有效确保各项施工任务推进,累计实现营业额50亿元,完成年度生产任务。加密营销网络,完善经营体系,全面对接中铁四局各区域指挥部,覆盖全国37个重点城市。完成新签合同额95.53亿元,其中,铁路(含铁路专用线)中标额29.88亿元,全国铺架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城市轨道交通铺轨维保中标项目23项,占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铺轨维保市场份额19.6%,始终保持行业第一梯队。
建筑公司围绕打造“跨越型高质量发展房建企业”目标,持续深耕海南、江苏、浙江、安徽等成熟区域并实现滚动发展,在广州、天津、温州等市场取得新突破。其中,广汕铁路新塘站房项目是中铁四局首次独立承揽超过5万平方米的站房项目;华为上海青浦研发生产项目取得10万平方米公建项目的突破。强化全过程生产组织与进度管理,建立“模块化”节点工期计划,无锡具区路车辆段、无锡望愉地块、杭州西动车所、赣深铁路站房、安九铁路庐山站房等一批重难点项目顺利完成既定节点目标。
二公司持续织密营销网络,增设海安、江阴、舟山、昭通和南充等5个联络处,通过细致的标前策划和优质的项目履约,苏州、无锡、盐城、徐州、云南、东北、西藏等优势区域市场占有率持续扩大,完成新签合同额首次越过300亿元大关。持续推进管理组织模式变革,区域分公司数量由2个增至5个,配套的制度体系和责权利清单不断完善,单个项目的模拟股权模式已试点升级为区域模拟股权模式,将区域分公司和区域经理部纳入其中,达到强化管理、激发活力、提升效能的目的。 (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