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在局党委、局的坚强领导下,一公司上下坚定树立“效益提升”导向,紧密围绕企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主线,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抓改革、强管理、稳增长、创效益等各项工作,生产经营规模再创新高,经济运行保持稳健,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公司连续五年实现生产营销双超百亿元目标,2021年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
市场经营打开新局面
2021年,一公司坚持区域与板块市场开拓齐头并进、量质双升,竞争实力和经营业绩实现大幅提升。
公司持续优化“四梁八柱”区域布局,不断提升区域首位度。安徽区域稳固基本盘地位,成功打造营销额“百亿级高产田”,在合肥、马鞍山、滁州等地区形成一批县区级优势项目群;河南区域坚持深耕优势市场和优质客户,成功中标7个项目;湖北、海南、浙江、江苏区域也有所突破。同时,公司积极优化业务板块结构,着力打造企业转型升级新的竞争优势。
为推动区域滚动发展,公司坚持“现场就是市场”的理念,努力干好在建项目,不断完善“区域+”营销模式。依托海南、马鞍山博望、蒙古国、印尼路外等区域经理部,实现滚动发展31个项目。经营要素持续夯实,成功晋升公路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新增各专业建造师46人次,为拓展稳固市场创造良好条件。经营机制持续完善,修订营销督查督办办法、国内营销奖惩办法等系列考核评价制度,通过“责任成本负点项目营销口零兑现”机制,有效激发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工程品质得到新提升
2021年,一公司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始终聚焦施工现场,不断提升管理硬实力。
为确保安全质量有序可控,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大提高”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现场为重点,狠抓问题整改和责任落实。在45个在建项目开展16种类型的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提升项目应急处置能力。对在建项目和分包方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实行“红、黄、白、绿”挂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公司分包方业绩评价统计表。截至目前,7个项目挂黄牌警告,4个项目挂绿牌褒奖,27家分包方挂黄牌警告,5家分包方挂绿牌褒奖。
公司坚持专注品质品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张吉怀铁路、京沈铁路承德至北京段开通运营,京台高速、韶新高速、肃祁公路、原三国城路建成通车,滁马高速、中铁桂东振兴大道顺利交付,智能装备科技园、淮南曹庵产业园通过验收,绍兴329国道智慧快速路具备通车条件,滁宁城际首座车站竣工,雅万高铁箱梁架设进展顺利,陇海西线抢险项目攻坚克难获信用评价2分加分,贵阳枢纽项目在开通达标评定中排名第一。浙江省乐清湾大桥、成都地铁7号线工程获鲁班奖,蒙古机场高速公路工程获境外建设工程鲁班奖,公司荣获国家优质工程3项、全国用户满意工程1项、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2项。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公司强化全过程生产组织和进度管理,对集大铁路等25个新中标项目进行管理策划交底。坚持样板引路标准化建设,制定施工现场标准化全面开工前验收办法、项目现场示范观摩办法等制度,完成肥东档案方志馆等8个项目标准化验收工作,蒲烟高速、韶新高速、肥东档案方志馆、凤阳斜拉桥项目先后承办各级标准化建设观摩会。
改革创新迸发新活力
2021年,一公司坚持将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深化管理提升、提质增效。
公司认真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对照局管理提升标杆企业创建方案清单内容抓改革、强管理。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目前公司经理层成员签约覆盖率达100%。成立测量与算量分公司,充分厘清公司技术管理部门管理职责。组建投资开发中心,逐步理顺公司投资业务管理体系。
公司全面推进“区域经理部+专业分公司”管理模式,成立海南、合肥市政、马鞍山博望、埃塞、外蒙古、印尼路外、南阳涉铁、合肥房建、庐阳区房建九个区域经理部,组建试车场、路面、房建三个非注册性专业分公司,充分发挥规模集聚效应和专业管理优势,不断开拓市场、统筹资源、创造效益。
2021年,公司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2项,其中两项专利获得德国专利商标局授权;荣获工程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配合局加快推进信息贯通工程上线试运行,目前已完成32个试点项目数据贯通。
在企业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一公司党委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政治能力,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思想引领,认真学习新理论,科学研判新形势,推动思想解放,理清发展思路。扎实开展党建主题活动,有力促进政治优势与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
(韩新亮 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