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夏徐刚,现任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地铁6号线、8号线传输设备改造项目常务副经理。黝黑的脸庞,敦实的身板,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一些,被同事亲切地称为“老夏”。
2020年9月,夏徐刚担任项目生产副经理,主要负责现场施工生产和对外协调。项目启动初期,正赶上分公司重组,大部分通信专业人员调至兄弟单位。面对没有成熟的技术人员、作业队人员匮乏、业主要求跑步进场的困难局面,他从最基础的通信施工规范到既有线施工注意事项,从最基本的缆线设备知识到通信网络知识,手把手地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的技术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提升,满足了施工生产的基本需求。
区间光缆定测配盘,按照原来的老方法,全线130个车站区间需要3个月的人工才能定测完成,费事耗力延误进度。为提高定测配盘效率,夏徐刚提出“以量换时间”的建议:利用OTDR测量既有区间光缆长度,以此长度为基数,加上适当的余量作为新的光缆配盘长度。使用这个方法,比起原有人工走区间量测大大提高了效率。3个月定测周期被缩短到半个月,圆满完成光缆配盘计划提报。
夏徐刚不仅在技术管理方面是一把好手,在施工组织方面也经验颇丰。该项目全线为营业线施工,根据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要求,所有施工都要提前“要点”、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尤其是每天晚上地铁营运结束后的“天窗点”,需要在不到3个小时的有效施工时间内完成缆线设备进场、光缆敷设绑扎引入、设备组立、人员机械安全撤场等,如何提前策划、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他根据地铁6号线、8号线不同的维护管理模式,对施工站点进行优化,周一至周五工作日的施工偏向于8号线,周六、周日施工点安排在6号线,确保现场连续作业不窝工。
营业线施工,安全是第一位的。在每晚的“天窗点”,夏徐刚都会在现场盯控。技术交底,班前讲话,把安全时时刻刻挂在嘴边,落实在工作中。保安全的同时,他对施工质量也严格要求。针对既有设备、既有线路改造的特殊性,他把样板站、样板段落到实处,每道工序施工前都邀请业主、监理等单位现场定标。 (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