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贵州讯 “隐患不除,危机四伏;小洞不补,大洞难补。戴上印有‘青年安全生产质量监督岗员’字样的蓝袖标,我们就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护人。”2022年12月28日,在中铁四局安装公司贵州区域项目部班前点名会上,安全总监吴勇说道。
自贵州区域项目部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设立以来,全体岗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立足岗位,扎实工作,结合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创建特色,在安全教育培训、疫情防控、施工质量把控、安全生产创新攻关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进一步提升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助力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序、平稳进行。
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培训教育。区域项目部严格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规范现场安全管理措施,执行精细化、标准化作业,针对施工安全风险控制重点进行细化分析,在区域内建立“四位一体”的安全保证体系和强化群防群策的横向联防体系,卡牢安全关口。通过班前教育、安全月活动、微信群等方式对协作队伍进行安全教育,时刻提醒协作队伍农民工注意安全,把安全牢记于心。累计出台安全管理制度82项,编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安全方案36项,整改安全隐患18项,为项目部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另外,通过开展青安质岗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培训教育等活动,切实调动区域项目部青年团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明确工作目标,强化质量管理。自设岗以来,区域项目部全体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成员牢记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指挥、技术保障、资源配置、安质监督四个系统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差异,严格把好“四关”,即源头上把好材料进场关、过程中把好质量监控关、工序上把好质量标准关、岗位上把好质量意识关,2022年,顺利完成 “8.25”关键设备房移交、“10.28”三站一停车场的现场综合支吊架首家验收、“11.30”花溪南停车场首列车接车、“12.10”轨行区移交等关键性节点,高标准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效能。区域项目部通过安装“智慧工地”系统,协作队伍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等新型智慧管理平台,实现现场安全质量与施工生产统一调度指挥,实时数据传输电脑终端等数字化指导施工管理;青安质岗员协助青年突击队推广使用地铁车站屏蔽门前石英沙绝缘层施工工法,攻克对花溪南停车场列车库地面非载重区、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电缆夹层地面、桐木岭站楼梯踏步踢面蓄光型紧急疏散标识、综合支吊架施工,以及活塞风道、新风道、排风道、排热风室喷涂浅灰色防霉吸音涂料等一系列工序图纸优化和施工工艺难题,为项目部节约成本152.68万元。
救灾不惧艰险,抗汛奋勇争先。2022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贵阳市连续遭遇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连日持续,区域项目部承建的贵阳地铁3号线桐木岭站、桃花寨站、花溪南停车场及区间线路因持续暴雨造成洪水倒灌,项目部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全体成员迅速行动,积极落实防洪防汛措施,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成立抢险、值守领导小组,用最短时间形成极强战斗力,积极参与抢险救灾,竭力织密汛期防御网,齐心协力助力施工生产恢复运行,存放的临时设施、钢材、铝等材料80%得到有效防护。9月,贵阳疫情爆发,区域项目部青年安全质量监督岗全体成员主动请缨,参与到所在社区体温监测、疫情防控教育、生活物资供应、疫情处置工作中,帮助协作队伍农民工和社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累计完成1400人次的核酸检测量;输送生活物资供应110余次,为项目部安全生产和贵阳花溪区桐木岭社区居民平稳度过疫情严重期提供了保证。
(李瑞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