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3年04月05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7版:花 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清明,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清明,也是是中华民族祭祀和追奠先人的传统节日,人们通过祭扫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哀思。

  从记忆开始,每年清明节前夕,总是和父辈们沿着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来到村庄的后山腰,家族的数代祖辈长眠于此。清明,万物复苏更替,祖辈们的坟墓坐落于山间的一片落叶阔叶林中,每年清明时节,树林虽不至枝繁叶茂,但嫩绿的树叶已经挂满枝头,林间的兰花也盛情开放,散发出袅袅幽香。跟随着父辈们的动作,清理墓前的杂草、落叶,延续传统的在墓上盖上一抔新土。

  这样虔诚的仪式年复一年,后来读到《论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想起父辈们对清明祭扫的毕诚毕敬,慢慢体会到“民德归厚”的意蕴,我们长期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中国社会推行“百善孝为先”,孝道伦理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孔子将“孝”解释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如果一个人对待先祖都能恭敬肃穆,坚持清明祭扫,那么对待自己的父母,又怎会不孝顺呢?如果社会形成这种风气,那么这样的民风自然醇厚。

  中国人向来注重家国情怀,从家庭到社会、国家,是不断递进放大的过程,亦是一体同构的过程。清明节,不仅是祭奠先人的日子,也是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日子。《尚书》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清明节祭扫关乎家族,还关乎民族,是小爱也是大爱,一百多年来,无数英雄烈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私奉献、英勇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瞻仰英雄、缅怀烈士,传承红色革命基因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有历史责任。

  项目部不远处的茶壶山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几十位革命烈士,大多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治疗无效牺牲的英烈。追溯中铁四局的源头,正是诞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四局的前辈英烈以血肉之躯铸造了一条“打不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夺取战争胜利谱写了光辉篇章,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这伟大的事业中永远倒下了,但是他们的精神薪火相传,成为我们四局人永远的精神丰碑。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今天,我们有着比四局前辈们更加优渥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更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工作、学习。所以,站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我们缅怀英烈,继往开来,务必赓续四局前辈们“打硬仗、打胜仗”的红色基因传统,做永远的“开路先锋”。

叶周全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3-04-05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5239.html 1 3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