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3000多名院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加盟中铁四局“大家庭”。走出校门、踏入工作岗位,是青年人的一次蜕变。蜕变的过程或许是痛苦的,也更需要有点儿“自找苦吃”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强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人,恐怕没有比“吃苦耐劳”更贴切。近代以来,无数先辈以自己的“自找苦吃”,换来中华民族越来越“甜”;中铁四局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代代青年人奋发向上的过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宝成铁路建设工地、在北京运潮白减河工地、在2208线建设工地……一批批有志青年组成突击队,迎难而上、不怕啃“硬骨头”,誓将天堑变通途。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奋战在高铁建设火热工地的青年人,还是征战茫茫高原的年轻攻关团队;无论是奋战在跨江跨海建设工地的“毛头小伙子”,还是积极投身“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事业的90后、95后……数不清的四局青年不怕苦、不畏难,在“自找苦吃”中经风雨、长本领,在热火朝天的工程建设中努力书写青春芳华。
宝剑锋从磨砺出。青年人“自找苦吃”其实是主动选择磨砺,选择磨砺也就选择了收获。在一些座谈中,有青年技术人员坦言,一线项目工作艰苦、琐碎,但正是在工程建设的最前沿,自己找到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业务优势的切入点。一批批四局青年怀揣着“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的信念,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在长大隧道施工中“自找苦吃”,也在摸爬滚打中练就了一身本领:从只会理论知识不懂现场施工,到能够独当一面、负责独立工区;从一开始介绍工艺工法就紧张到牙齿发抖,到面对各级领导条分缕析、从容应对……对于四局青年而言,多经历施工现场的“磨砺考验”、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才能练出真本领。
“自找苦吃”是一种精神状态。当前,我局近千个项目分散在祖国各地和海外二十多个国家,有的地处闹市“车马喧”,有的则远在深山“无人识”。新入职的青年员工因专业不同,有人会分配到自然环境较差的工程项目,心中难免出现落差。局持续推进“幸福项目部”建设,着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无论身处何处,心境尤为重要。青年人应不怕吃苦,把艰苦环境、艰巨任务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沉得下心、扎得下根,主动在一线项目部、在工程建设中磨炼心智、成就事业。在鼓励青年人“自找苦吃”的同时,局党委始终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成长成才,持续实施“1357”人才计划,分类推进“海豚”“菁英”“卓越”“雄鹰”四类人才专项提升计划,为青年人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每个青年都能在四局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在最美好的年纪主动“自找苦吃”,砥砺百折不挠的“争先”精神,磨炼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四局的青年人定能在“率先建成内外兼优的中国中铁王牌工程局”的蓝图上留下最美的色彩。 刘为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