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焕,现任中铁四局五公司上横高速公路项目部总工程师。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南宁青山大桥、南宁那平江流域治理等工程建设,凭借着攻坚一线、创新一线的干劲,在基层技术管理工作中节本创效、开拓进取,谱写出靓丽的青春诗篇,荣获中国中铁“优秀共产党员”、局“青年岗位能手”、公司“微创微改之星”等荣誉。 2019年9月,五公司调任朱家焕至南宁那平江流域治理项目部担任工程部副部长兼南宁区域经理部团支部书记。在南宁那平江流域治理工程开工前期,老城区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征地拆迁工作量十分巨大。朱家焕穿梭于各小区、学校、政府机构、企业,将红线范围内的用地属性、附着物、地下管线逐一梳理清晰,逐条解决,为工程建设当好“先行官”。 对于技术管理,朱家焕认为,技术管理既需要清晰的思路,更需要超前谋划、精细管理。他积极分析作出总结,一是方案影响成本,做到规划先行;二是数量关乎效益,贯穿施工全程;三是内业表明水平,体现管理标准。于是,朱家焕汇集项目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以现场调查为基础,动态优化,做到以最适合的方案指导施工,将综合成本降到最低。他指导工程技术人员不折不扣吃透图纸量、算清变更量、优化措施量,保证项目部多收入、控支出。在那平江项目,通过优化设计调蓄池支架、支护结构的支撑梁配筋、明暗挖管道施工工艺,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2020年4月,朱家焕调入上横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筹备组担任副总工兼工程部部长。第六合同段有全线唯一控制性工程西津郁江特大桥,其是当时中铁四局在建的最大主跨双塔组合梁斜拉桥,存在大型深水基础、大倾角超高塔、大跨径钢混组合梁、深水域高空支架等诸多难点。为解决施工难题,朱家焕带领技术团队建立上横科研小组,通宵达旦研究施工方案、创新施工工艺,邀请专家指导并反复论证,先后攻克大直径深水桩基、深水钢围堰、大体积承台、大倾角超高塔、深水域高空支架等关键技术难题。一同参与的技术主管闫鹏敏感叹道:“在项目建设初期,凌晨三四点的夜晚,亮着灯的办公室一定有朱部长的身影。” 西津郁江特大桥位于位于西津水利枢纽上游4公里处,其中13号主塔高143米、14号主塔高138米,均位于江岸前伸100米处,汛期水深达10余米,河床以下更是一半为淤泥质土地质,一半为黏土地质加淤泥地质。再加上西津郁江特大桥主塔承台均为水上作业,且郁江水深流速大,平均40分钟就有一艘船通过,其对于施工技术、效率的要求之高不言而喻。为此,朱家焕同项目经理周海峰一起,带领项目团队深入研讨施工方案。针对西津郁江特大桥主墩大直径深水桩基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的特点,朱家焕与技术人员一同推演排布,采用“8833”替代传统的“66443”钻机排布循环施工,创新研发大直径深水桩基六项工装,预期4个月的施工工期提前了1个月。 朱家焕分管的工程部多为近两年内毕业的新入职员工。他重视人才梯队的培养,将自身的工作经验倾囊传授。他每天组织技术工作汇报总结会,定时定量安排工作内容,使得青年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迅速提升。严格落实导师带徒等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采用集中面授、案例教学、分组管理的培训方式,积极组织开展技术专题培训会、质量问题分析会、技术大讲堂等活动,提升青年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技术团队创新发明移动式满堂支架、移动式钢板桩导向架、低摩阻多层导向架、装配式墩身钢筋定位安装一体化平台、装配式梯笼附墙、预压沉降监测装置等工艺工装十余项,主编 3 项特级、一级施组方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且知行。28岁的朱家焕,始终在坚守中成长、在磨砺中前行,将青春献给筑路征程,用年华开辟荒野通途。 储凌鹏 沈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