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铁四局四公司合肥轨道交通S1线合肥西站先行段工程、2号线三里庵站改造项目部承建的合肥轨道交通S1线合肥西站枢纽先行段五史区间“先锋三号”盾构机始发,标志着合肥市首条连通新桥国际机场与市区的快速轨道交通工程的五里墩站进入盾构掘进阶段。
如果把纵横交错的轨道交通比作城市的血管,那么每天澎湃的客流就是这个肌体强有力的脉搏。2012以来,中铁四局四公司深耕合肥市属地市场,紧紧抓住合肥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先后参建合肥轨道交通1、2、3、4、5、6、8号线及S1线等工程。
合肥轨道交通S1线全长约47.5公里,设车站14座,设计时速120公里,串联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新合肥西站两个交通枢纽。其中,2021年10月开工建设的合肥轨道交通S1线合肥西站枢纽先行段工程全长5.5公里,共3站3区间,由中铁四局与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承建。项目部施工内容包含五里墩站(含暗挖区间)、五里墩站至史河路站区间、史河路站至合肥西站区间,合同造价5.49亿元。另外,项目部于今年6月又承建了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三里庵站出入口及地下空间改造利用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增加设置6个出入口、3座消防电梯、1座消防出入口和1组风亭,同时为解决三里庵片区污水排入雨水箱涵的问题,新建长江西路(西园3号路至官亭路)污水管道约300米,合同造价0.89亿元。
不辜负合肥人民的关爱
7月的一天,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蹬着三轮车来到项目部“产业工人社区”门口,放下十几个西瓜,对保安说道:“感谢你们为咱们附近的居民做了这么多事,天气太热了,送些西瓜给你们吃。”陆续有产业工人围拢来。“大家把西瓜抱回去,分分解暑。”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姚学军招呼大家分瓜,“这也是给我们鼓劲啊,早点建好S1线,不辜负合肥人民对咱们的关爱。”
“我们施工的先行段1站2区间位于蜀山区长江西路与青阳路交口,属于繁华闹市区,工地周边有萤火家园、电信小区、青阳新村、长江西路省高院宿舍等生活区以及合肥体育运动学校、合房股份公司等单位。如何在推进施工生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单位和居民的干扰,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90后的项目经理陶哲高度重视现场的文明施工。
“施工中,我们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避免人为地大声喧哗,增强作业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将土方开挖、打桩等振动强度较大的工序安排在每天7点至12点和14点至20点进行,要求减少对周边居民休息的影响。每月进行两次噪声值监测,并在夜间22点以后进行抽查监测。平时,我们也会经常前往周边的生活区和单位,了解他们对噪声控制、扬尘治理等方面的要求,向他们宣传工程建设的意义,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项目部安全生产总监王鹏在五里墩站施工现场对记者介绍道。
项目部成立环保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国家、合肥市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和条例,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进行环保达标岗前培训,并在现场设置“环保义务监督岗”。考虑到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混凝土泵送车、吊车、渣土车等机械和车辆使用频繁,他们在施工便道与城市道路的接口处设置“冲洗台”,对出场的机械和车辆进行清洗,并安排专人对红线周边的城市道路进行清扫。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和排水沟,收集地表径流和施工中产生的泥浆水、废水、污水,经过沉淀、除渣等处理程序后方才排入市政管网。
“五里墩站主体基坑长319.8米、深23.9米至25.3米、宽21.9米至26.9米,确保明挖法深基坑施工安全是成败的关键。而且,其东南侧距离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五里墩站1号出入口最近处仅有3.4米,严格控制基坑变形、确保既有出入口安全也是我们施工的难点之一。”2022年度四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项目部工程部部长宁仁昊说道。
“在做施工方案时,我们借鉴以往轨道交通车站的施工经验,比选抓斗机配合挖掘机分层取土和挖掘机分台阶纵向放坡开挖两种施工方式。后者在开挖过程中每天能够多开挖土方150方,而且整体施工时间有所缩短、安全风险有所降低,总体费用还节省近30万元。”年过五旬的项目部副经理汪来兵在合肥、南京、济南等城市的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
为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项目部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带班作业职责,网格员、技术员、安全员每日现场旁站,随时纠正挖掘机、汽车吊等机械操作人员和钢筋绑扎、高模架搭设等工序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学习《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规程,以提升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
“截至目前,五里墩站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五史区间盾构已开始掘进,工程进度的推进也较为稳定。”陶哲对如期完成先行段的节点任务信心满满。
这里是农民工的“家”
记者在项目部驻地遇到已有10年党龄的农民工党员、合肥枞兴建设公司五里墩站主体班组负责人夏付昌:“2004年以来我就一直跟着中铁四局干,前后参与了11个工程项目。在这里,项目部工会给我们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平时组织我们开展活动、放松身心,党支部更将我们农民工党员纳入统一管理中,把我们真真正正当做‘一家人’看待。”
如今,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目前,项目部有7家劳务队伍、214名农民工,其中包含5名党员。如何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他们在施工生产中的关键作用,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姚学军在“中铁四局四公司”公众号一篇题为《如何培养新型产业工人,为项目建设助力?》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项目部党支部在农民工进场时,主动了解其政治面貌,帮助5名农民工党员联系组织关系所在地提供《党员证明》,形成《农民工党员花名册》,组织他们参加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活动。将中铁四局党委与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党支部等联合组建的“1+N”党建联盟向农民工延伸。指导包括农民工党员在内的19名党员作出岗位承诺和廉洁承诺,内容以公示牌形式接受大家监督。选聘汪来兵担任党群工作协理员,开展走访沟通、实名管理、联带帮扶、考核评价等工作,架起项目部与农民工的互信沟通“桥梁”。同时,项目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联系专业培训机构对电工、电焊工、吊车司机、司索工、架子工等特种作业工种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进场以来累计开展200多次培训,覆盖2000多人次。
通过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记者走进项目部“产业工人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部功能区中间的绿化带,其东侧是综合服务中心、会议室、活动中心、心灵关怀驿站、物业管理办公室,西侧是派出所为企服务警务站、培训中心、积分奖励超市、厨房操作间、餐厅。穿过绿化带,向北进入农民工住宿区,这里有3栋共60间宿舍,可容纳300名农民工同时居住,并配备保安、保洁、物业负责人各2名,提供全面贴心的“妈妈式”服务。
2022年6月26日,“党建引领聚合力,勇创一流立新功”合肥轨道交通“讲忠诚 强担当 争先锋”党建主题活动暨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项目部举办。推进会上,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轶鸥和中铁四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勃共同为项目部“产业工人社区”揭牌。
这是项目部为响应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政策和中铁四局农民工“五共”管理要求,按“11354”标准专门建立的合肥市首个集工作、生活、学习为一体的“产业工人社区”。具体来说,“11354标准”就是突出1个重点(政治引领)、建立1个机构(产业工人社区民主管理委员会)、成立3个中心(产业工人综合服务中心、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中心、产业工人活动中心)、做好5个服务(进出场登记服务、书籍借阅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健康防疫服务、法律维权服务)、落实4项保障(心灵关怀驿站、妈妈式物业、自助式餐厅、积分奖励超市)。前不久,中央企业新时代产业工人(农民工)发展党员调研组在项目部调研时,着重听取四公司和项目部农名工管理工作的做法和亮点,对“产业工人社区”的建设表示高度肯定。
项目部还将服务关怀机制向社会延伸,依托“产业工人社区”建立“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配备饮水机、微波炉、空调、医药箱、充电器以及多种报刊书籍,向环卫工人、外卖骑手、交通警察等户外劳动者提供充电、热饭、饮水、休息、阅读、如厕等服务,累计帮助2000多人次,荣获2022年度中华全国总工会“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本报记者/杨晨 通讯员/池毅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