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芳
公司旁边,开着一家老北京布鞋。晚饭后,与同事散步,走进店内,一双摆放在货架正中央的红色灯芯绒布鞋,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
它,是那样的熟悉!
儿时,随奶奶生活在乡下,她为我做过两双布鞋。一双黑底碎花,一双蓝青色。那两双布鞋伴我走过家乡那一条条弯弯绕绕的山间小道,留下一串串快乐难忘的脚印。
奶奶有一个专门做布鞋的笆箩,里面放着粗细不一的钢针、不同颜色的线绳,另有顶针、锥子,几块碎布,还有几双剪好的鞋样。
做布鞋是项辛苦活儿,工序复杂,沾底子、纳底子、缝帮、圈底……
光针法就分为好几种,印象中有对针、跑针、倒接针、带针、索线针等。
奶奶不顾麻烦,把对我的爱,一针一线纳进厚实温暖的鞋底中。那浓浓的祖孙情啊,如涓涓细流,缓缓流进我幼小的心田……
奶奶做的布鞋,厚实、质朴,穿在脚上,仿佛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要带着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所以,这些年随着项目部不管走到哪里,离家有多远,从未忘却回家的路。我的家,在一个小小的村落,那里有金黄色的麦田、晚归的牛羊、晾晒在阳光下的苞谷,还有靑石山上晚间的清白月光。
月光下,传来旧时光里奶奶纳鞋底时,一针一针发出的“哧啦、哧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