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宿迁讯 “曹经理,现场管道施工建议控制一次性开挖长度,快施工,早回填,减少基坑开挖暴露时间。同时市场上也有砼预制的检查井,可以和现场砌筑做一下方案比选……”11月19日,在本周的互检活动中,中铁四局南京分公司宿迁智能装备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华文彬对江苏凯盛新材料项目部项目经理曹长安说道。
今年9月底,公司中标江苏凯盛新材料一期工程后,在宿迁区域承建的工程项目已有8个。为加强品质工程建设,公司在宿迁区域开展“互查互学互助”活动,成立以各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为组长,工程部、安质部、物资部、商务部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互查互学互助小组”,推动区域管理资源共建共享。
聚焦“互查”强管理。为打破各项目在日常管理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惯性思维做法,该小组每周组织开展一次互检活动,对在建项目的施组策划、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安全文明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劳务招标等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检查,现场反馈、点评和提出工作建议,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并跟踪落实,堵塞管理漏洞和甄别风险隐患。
立足“互学”抓提升。围绕各项目施工生产中的重难点工序和关键环节,该小组不定期组织“头脑风暴”,内容涵盖基坑开挖、上部结构施工、钢结构吊装等高风险工序和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大商务管理等方面。小组成员积极献言献策,分享工作经验,探寻最佳方案。江苏凯盛新材料项目部在91米烟囱施工中,面对高空作业、操作面狭小等难题,小组成员共同研讨,决定烟囱筒身采用液压千斤顶爬升翻模的施工方法,内井通过液压爬升平台作为垂直运输平台,用卷扬机运输各种材料,外模采用一套模板逐节提升、安装、拆卸,将烟囱筒身混凝土逐节分层浇筑,确保施工有序推进。
紧扣“互助”促融合。江苏凯盛新材料项目部借鉴宿迁智能装备项目部处理基坑积水的施工经验,在基坑内采用轻型井点和管井降水对坑底进行预降水、疏干,增设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在基坑外设置挡水墙和相互贯通的地面排水沟,沿排水沟设置集水井,将地面雨水、污水集中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两种降水方式相结合有效提高降水效率,加快现场基坑开挖进度,较原计划20天提前8天完成原料车间、均化车间、原料辅助车间基坑的降水施工。 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