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4年02月28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3版:经营发展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科技创新为大盾构施工注入技术“硬核支撑”

  本报天津讯 2月23日,中铁四局(北)京滨(海新区)城际铁路4标二分部(城轨分公司)天津滨海国际机场1号隧道盾构掘进突破百环。

  该隧道是中铁四局首个泥水平衡大盾构项目,全长3476.5米,其中盾构段全长2923米,最浅顶部埋深约8.4米,最大顶部埋深约29.82米,为双线单洞隧道,先后下穿京津塘高速公路、北塘排污河、津汉公路、天津轨道交通2号线李明庄车辆段等建(构)筑物,具有盾构直径大、下穿建(构)筑物多、沉降风险高、长距离掘进泥浆处理困难等难题。

  开工后,该分部就着手立项《大直径泥水盾构敏感环境风险管控与预处理研究》课题研究,从“大直径泥水盾构敏感环境条件下施工风险管控”“大直径泥水盾构泥浆使用与处理综合施工技术”“大直径泥水盾构智能化施工”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通过研究滨海软土地层等因素对大直径盾构设备适应性的影响规律,提前做好针对性的盾构设备选型与配置优化。

  施工中,为确保盾构安全掘进,该分部创新采用智能掘进、智能拼装、智能调度、同步双液注浆、智能泥浆处理、智能监测分析等智能化技术手段。首次在业内应用“全自动六自由度精调系统”,相较传统工艺可提高隧道轴线精度10%、减小地表沉降25%、减少箱涵拼装人工50%、提高拼装效率35%、降低管片上浮20%。此外,积极与北京盾构工程协会、北京交通大学等开展合作,成立“李然博士工作室”“邹泽泽劳模工作室”,加强大盾构人才培养,促进创新成果向施工生产应用转化,提升施工生产效率,确保施工生产始终安全有序可控。截至目前,二分部已申请6项发明专利(含1项国际专利)、申请立项3项省部级工法。

  刘兰兰 张文恺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4-02-28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2429.html 1 3 科技创新为大盾构施工注入技术“硬核支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