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4年04月03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7版:花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我将永远怀念你 我的亲人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节,不仅是祭祀祖先的节日,也是缅怀先烈的日子。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仰望你的英姿,回想你风华正茂时,为了祖国和信仰,奔赴远方,将故乡深藏心底。

  70多年前,抗美援朝爆发,你和所有志愿军一样,入朝参战。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序列中,有一支工兵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在敌人取得制空权的不利条件下,保证连接后方与前线的铁路补给线的畅通。这几乎是中国军队获得战争资源的唯一通道。对中方来说,它就是整个战争的生命线。对敌方来说,这条战争动脉也同样重要。阻断这条补给线,成为美军的头号任务。于是,围绕轰炸与反轰炸,畅通与反畅通的旷日持久的残酷较量开始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829公里管区内的跨江大桥有3座,桥梁总长3000多米。你们三年内共新建、换修、复旧桥梁竟达595座次,合计总延长达43.68公里。成绩斐然,堪称奇迹。

  你们用简陋的装备、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在敌人轰炸后的废墟中无数次让一座座桥梁屹立于炮火之中。战火中坚强挺立的桥梁,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自1950年起,你们跨过鸭绿江,为人民壮烈牺牲,埋骨异国。你们把青春融进异国他乡的山川平原、江河湖海里。

  山知道你,江河知道你,祖国知道你。

  1970年,铁道部第四工程局4062名职工临危受命,奔赴湘西大地,投身枝柳铁路建设大会战。枝柳铁路沿线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地质复杂,施工条件艰苦,二处受命修建潭口至官坝段7个车站、30座桥梁和22座隧道的建设。参战职工以“甘洒血汗建枝柳,豪气凿通万重山”的豪情壮志,以扁担、箩筐、钢钎等简单原始的工具,高山打洞、峡谷架桥,栉风沐雨,奋力攻坚。直至1978年12月枝柳铁路建成通车,革命烈士陈雪山、吴征才等32名同志在筑路中不怕苦、不怕死,迎险而上,临危不惧,以身殉职;刘继贵等54名同志克己奉公,积劳成疾,因病逝世。

  我们永远怀念你,我的亲人。

  同样是1970年,局所属各施工单位抽调精兵强将1300多人奔赴坦桑尼亚,短短六年时间,坦赞铁路通车投入运营。路修通了,同时留给我们永久的眷恋。

  “异国青山埋忠骨,往昔峥嵘今犹酣。”在距离达累斯萨拉姆西南24公里的中国援坦专家公墓,坦赞铁路从附近通过。公墓内安葬着69位援助坦桑尼亚国家建设而殉职的中国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是铸就中坦、中非友谊丰碑的英雄,他们的名字和坦赞铁路一样,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和坦赞两国人民心中。”

  如今,第十批异国他乡英雄的忠魂回到祖国,安葬于家乡。最终,在那些艰难险阻试图笼罩的地方,为了解决突发问题,你将青春与热血献给家国,用血肉之躯,加固蜿蜒万里的铁路。毫无保留,视死如归,将生命最美的一瞬留在了世间。

  你的名字无人不知,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岁月冉冉,记忆悠长。你光辉的奋战历程,在时间的长河里涓涓流淌,赋予我们奋进的力量。

  而今,你看硝烟散尽,光明照亮神州大地,黎明到来了!你曾奋战过的地方,天堑已变成通途。你用尽一生去捍卫的坦赞铁路,向世人展现了中华儿女的尊严和脊梁。

  这是你的骄傲,这是中国的骄傲。

  而今,山河已无恙!在灿烂的朝阳下,我深深地思念着你,祖国也未曾将你遗忘,我们将永远怀念你,我的亲人。 周必言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4-04-03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3036.html 1 3 我将永远怀念你 我的亲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