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读完路遥的作品《人生》,书中乡村青年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命运,让我唏嘘不已。
高加林,高中毕业,在高家村当民办教师。工作体面,得人尊重。后来,其职务被村支书的儿子顶替,一无背景,二无门路的他,只能咬着牙,将委屈、不甘咽进肚子里,回家!就在他扛着锄头,在田中劳作,身心遭到双重折磨,人生至暗之时,一位天使般的姑娘巧珍及时出现在他的身边,并给予他满腔爱意与无微不至的关怀。
只是,高加林是怎么回报巧珍的呢?
当他转业回乡,依靠二叔的关系,进城,如愿成为一名宣传干事,变身国家公职人员后,立马无情、势力地抛弃巧珍,选择了城市姑娘黄亚萍。
其实,对于这个结果,作为读者的我,一点儿也不意外。
高加林,虽出身农村,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上进,希望将来能够有所作为。自民办教师岗位被人顶替后,落魄的他陷入了极度的自卑与焦虑之中。纵然他胸怀大志,梦想仗剑走天涯,现实却被困于家乡那一亩三分田里耕种,他没得选择,只能接受农村姑娘巧珍的爱。走出高家村,获拥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后,他便本性暴露,抛弃巧珍,移情别恋黄亚萍。而黄亚萍前男友的母亲,因儿子“被”分手,气急败坏,举报了高加林托关系,走后门,安排工作的事情。高加林,再次被打回原形。新欢没了,回头,旧爱也另嫁作他人妇。赔了夫人又折兵,高加林的人生,输得彻彻底底。
古人云:“人生在世,不只是‘饱食、暖衣、逸居而有教’,还应‘律己、走心、致良知’”。倘若高加林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无知地视土地为枷锁,命比天高,而且不惜舍弃初心与真正爱自己的人 。
土地,是滋养农家学子生命的源泉,更是助其成长的根基。根不牢,何以行稳致远?
根,是指一个人的初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同志郑重提出“三个务必”,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如此强调“初心”的重要性,就是在强调不能忘本,不能割断自己的血脉、忽视自己的基因。
人活一世,不管身在何方、身居何位,只有不忘初心、永葆初心,方能在生活的狂风骤雨中,稳如泰山,砥砺前行! 高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