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小故事 子罕,名乐喜,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宋平公(公元前575年—公元前532年)时任司城,位列六卿,掌管水利兴修、工程营建等事务,人称“司城子罕”。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美玉,想把它献给子罕,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何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工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 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假若你把美玉献给了我,那么我们就都丧失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不如我们各自都保有自己的宝贝为好。”献玉人一听,跪拜于地,告诉子罕说:“小人带着璧玉,不能安全地走过乡里,把玉石送给您,我就能在回家的路上免遭杀身之祸。”于是,子罕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处,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廉洁道理 璞玉是宝贵的,不贪图璞玉更是宝贵。子罕的故事启示我们心正方能身正,各级管理人员要自觉增强廉洁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使“不想腐”成为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两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员工的日常廉洁教育,通过经常性讲廉洁课、廉洁谈话、警示教育等方式,引领党员干部职工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夯实“不想腐”的思想根基。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