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教育党员干部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锐意进取、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敢为人先、爱拼会赢”,不禁让笔者想到中铁四局的争先文化。当前,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铁四局高质量发展,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局第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弘扬“争先”文化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争先,意味着“敢为人先、打破常规”。敢为人先,既是我们党的优秀品格,也已融入中铁四局人的红色基因。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打破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束缚,创造性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一步步带领全国人民走向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美西方的得寸进尺,我们党以“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勇气,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在这一时期,四局的先辈们在战火硝烟中,孕育了争先文化,就地取材创新绞磨直轨法等20余项工法,架起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代四局人,弘扬争先文化,率先走出铁路、布局路外市场,参建全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第一条城际铁路、第一条高速公路……全面发力市政、轨交、房建等多元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争先,意味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正是先辈们的“勇于争先、永不满足”,才有了四局的长足发展。然而,面对高质量发展的严峻考验,少数党员干部争先劲头有所减弱。有的认为“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儿先朽烂”,干工作习惯于“随大流”,习惯于“不当前几名,也不当后几名,中间就挺好”。深究起来,往往是因为党性观念不够强、“爱党爱国爱企”责任感缺失,考虑个人得失多、考虑四局发展少。当前,建筑业市场下行压力陡增,企业改革发展仍有不少瓶颈制约,项目管理还有许多卡点堵点,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唯有赓续先辈的争先文化,坚定信心、大胆突破,敢于当排头兵,才能把我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建筑企业。
争先,意味着“直面挑战、有勇有谋”。争先必然存在风险。我们不能期望每一个人、每项工作都不犯错。多年来,为了更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争先奋进、干事创业,局党委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建立完善的容错纠错机制,把“三个区分开来”落到实处,让党员干部能够甩开膀子奋斗、放开手脚干事。当然,争先也绝不是蛮干冒进,而是在精准研判市场形势后的破立并举,是在集体充分讨论后的谋定而后动。无论是把握宏观经济政策走向的顺势而为,还是项目管理体制变革的主动求变,都需要我们在深入调研和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形成决策,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以“本领恐慌”的自觉增胆识、长本领,才能更好的赓续争先文化。
争先,意味着“狠抓落实、久久为功”。局第五次党代会将擘画全局未来五年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蓝图,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建筑企业的新征程。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唯有狠抓落实,唯有真抓实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抓落实当作“看家本领”,全力推动局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抓落实来不得半点花拳绣腿,必须真抓实干。如果学习领会局党委决策部署时蜻蜓点水、不求甚解,落到具体工作就可能跑偏走歪、失去方向。因此,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领会好、领会准局党委有关精神,对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需要我们干什么、应该怎么干了然于胸。
在建设世界一流建筑企业的新征程上,尤其需要我们弘扬争先文化,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从而铺就走得通、行得稳的“高速路”。只要全局广大党员、干部锚定目标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就一定能把中铁四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建筑企业!
刘为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