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随着最后一片箱梁精准架设到富平特大桥上,标志着中铁四局西(安)延(安)高速铁路西安至铜川段2标项目部888片箱梁架设任务全部完成,为后续的桥面系、无砟轨道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西延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北革命老区的首条高速铁路,全长299.8公里,设11座车站,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部管段长29.19公里,施工内容包括富平特大桥的桩基、墩台、连续梁、888片箱梁制运架以及无砟轨道铺设等。
今年以来,该项目部科学研判施工条件,克服严寒作业环境带来的困难,抢抓架梁施工节点目标,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局第五次党代会、2025年初系列会议精神。截至目前,富平特大桥的下部结构、箱梁预制架设任务已全部完成,无砟轨道已开始施工,开累完成产值20.43亿元,占工程造价的86.6%,在局“项目产值20强榜单”名列前茅。
合力攻坚 敢打逆袭硬仗
“我们管段工程相对单一,主要是桥,但征拆量巨大,民房加上厂房,征拆总面积达26.7万平方米,‘三电’迁改中,仅35千伏高压线就有12条。”2023年4月,卢建建被公司党委赋予重任,从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调任西延高铁2标项目部专职党支部副书记。
对此,该项目部调整部署,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利用有限的作业面12天完成钢筋加工厂建设、20天完成中心试验室建设、30天完成搅拌站验收。鉴于当时气候寒冷,便先在室内做了十几个小型试验墩取得相关参数后,又在首开段打了两个试验墩……枕戈待旦,只待征地拆迁的转机到来。
2024年3月30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会同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交通运输厅以及陕西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到项目部管段踏勘征地拆迁制约施工进展的难点堵点。一时间,“富平县征地拆迁专班办公室小组”进驻项目部现场办公。
该项目部党支部抓住此次良机,创新征地拆迁模式,主动联合地方政府、建设单位,开展“攻坚征拆难点 保障全线畅通”系列党建联建活动,先后成立“临时用地报批专班”“红线、临时用地拿地专班”“‘三电’迁改专班”“涉水、涉路专班”,形成互通有无的良好沟通机制。同时,在公司“征地拆迁工作专家库”中选调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进来出谋划策。仅用一个月时间,管段内的征地拆迁任务完成80%,尤其是制约架梁通道的堵点顺利打通。
智慧建造 跻身第一方阵
进场以来,该项目部主动适应建筑业智能化、工业化的发展潮流,大力应用铁路箱梁智能建造技术,在富平制梁场围绕智能控制中心、钢筋绑扎区、箱梁生产区、箱梁存放区等进行智能化建设,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机械设备智能化、业务管理数字化。
该制梁场设置2条生产线、6个钢筋绑扎台位、14个制梁台座,采用箱梁内模自行走系统、模板自动打磨喷涂系统、梁面振捣整平一体机、钢绞线整束穿束机、自动拔管机等工装设备,极大提高箱梁的生产工效和成品质量。2023年9月14日,在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组织的产品检验考核中,富平制梁场以21项A、B类检测项全部合格的成绩顺利通过产品检验考核,跻身全国高铁预制梁场“第一方阵”。
钢筋网片定位加工、混凝土浇筑、模板打磨、成品养护、端头防水、涂料喷涂、运力张拉全部实现智能化操作,制梁、养护和架设三道作业流程全部贯通,智能控制中心对各工序全过程监控并形成大数据……该项目部通过搭建数智平台,实现对人员、机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智能管理,单孔箱梁钢筋加工作业时间由8小时降至4.5小时,作业人员由12人降至8人。
在确保箱梁安全有序生产的同时,该制梁场还加大新工装新工艺的应用力度。“钢筋数字加工中心”配备国内首个大型数控定位网加工设备,集自动下料、自动焊接、自动提取、自动存放等功能为一体。智能张拉设备搭载遥控电动底盘和标准化车架系统,实现预应力张拉自动化作业。2024年5月18日,建设单位西成客专陕西公司组织西延高铁、西康高铁、延榆高铁等在建项目的260余人到制梁场观摩,学习制梁场在箱梁预制标准化方面的做法,共同探讨品质工程建设思路,交流品质工程建设经验。“我们去年接待近40次外部单位的观摩学习,得到各方高度关注和认可,尤其是在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孟加拉国铁道部委培生参观后,表示要把智慧梁场的经验做法带回自己的国家。”该制梁场项目经理张振华说。
科学施工 奋战冰天雪地
“前期受征拆影响,我们还有500多孔梁要制运架,以保证工期要求,压力非常大。为此,必须倒排工期,化繁为简。”2024年6月,为降低征地拆迁对工期造成的影响、确保按期完成箱梁架设任务,公司副总经理李赵九来到项目部召集领导班子成员开会。于是,该项目部各部门迅速行动,组织大小里程双向架梁,开展“大干120天”劳动竞赛,激励各施工队伍创先争优。
2025年1月中旬,看着日趋临近的进度条,项目经理张晓强果断决策,号召全员春节就地过年,确保架梁节点目标如期完成。为此,该项目部400余名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顶风雪、战严寒,攻关键、抢时间,架梁进度全面推进。
为满足冬季施工条件,他们科学研判施工环境,对拌和站、现场施工、机械设备都采取保温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配备6台锅炉充分保障拌和站的拌合用水加热、料仓内地材保温和制梁场的制梁台座、存梁台座蒸养。通过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喷涂养护液等方式对梁体进行养护,确保梁体外观颜色一致、表面光滑无裂纹。最终,该项目部成功攻克寒冷天气下箱梁预制的外观质量控制难题。
得益于团队协作和拼搏精神,该项目部成功推进多个箱梁架设施工关键节点,创下单日架梁最高达6片、单月架梁最高达125片的纪录。2月11日,在建设单位西成客专陕西公司2025年铁路建设工作会议上,项目部荣获2024年度“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铁路建设劳动竞赛“先进单位”。
扛旗攀高 点燃红色引擎
“我们负责施工的西安至铜川段较铜川至延安段晚进场18个月,但2025年同步开通运营的总目标不变,相当于只有26个月的有效施工期。”进场以来,紧张的工期让卢建建感受到巨大压力。为确保施工生产高效推进,该项目部党支部将“安全筑基、创新筑能、智造筑力、管理筑效、党建筑魂”的“五筑红桥”党建工作品牌深度嵌入工程建设各环节,实现项目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的互融互促。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为快速形成满工满产的大干局面,该项目部党支部围绕当前施工重点,将征地拆迁、施工生产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员责任包保为抓手,按施工内容设置墩台区、制梁区、提梁区、大里程架梁区等32个“攻坚责任区”,配备网格管理员146人,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科技创新攻关工作室”,创新改进梁端钢模板钢筋定位、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等63 项工艺工装,实现高铁桥梁建设工艺工装的新突破。
该项目部党支部还组织开展企警合作慰问贫困户、红色践学、管理座谈、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等活动,牢牢凝聚全员建设“红色高铁”的信心与决心。与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企党建共建合作协议》,建设“党建共建基地暨校外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将工程建设与品牌宣传深度融合,通过视频新闻、图文报道等形式,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陕西日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上刊发,生动展现西延高铁建设的攻坚故事与创新成果。
在项目部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在陕西高铁市场树立了良好口碑,获得西成客专陕西公司2024年上半年、下半年信用评价A+的成绩。“西延高铁全线17个标段,有22个‘中字头’的央企同台竞技。但我们胜就胜在每项工作 的出发点都落在怎么把项目干好上。”项目部总工程师曹少华说。 李鑫 雷卢峰 郝春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