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5年03月19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6版:政工新闻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情暖夕阳 持续40年的爱心接力

  爱心义剪 郎成涛 摄

  本报合肥讯 3月6日,中铁四局四公司携手国药中铁中心医院、国药中铁精神病医院及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说唱专委会志愿者,走进合肥九久夕阳红敬老院,开展“暖夕阳 爱心接力”活动。他们为老人打扫卫生、送上慰问品、量血压、理发,传授心肺复苏、防噎食等急救技能。同时,特邀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志愿者献上戏曲表演,让老人们尽享文化盛宴。据悉,这是该公司连续40年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四十载坚持,四公司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老人们带去关爱与温暖。

  1985年3月,四公司团委首次组织志愿者前往合肥七里塘社区敬老院(敬老院的前身)开展志愿服务,一支以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残疾老人为服务对象的服务队应运而生。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随着全国的“务工热”的逐渐兴起,很多孤寡空巢老人被送往养老院,而四公司工程项目大多位于城市各个地区,所以两者“一拍即合”,“暖夕阳 爱心接力”活动也逐渐拥有了扎根社会的土壤。

  多年来,尽管志愿者队伍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四公司的志愿服务活动却如薪火相传,从未间断。许多调离岗位或离开合肥的志愿者,在外地也成立了志愿服务分队,将爱心播撒至全国18个省市。每当回到合肥,他们总不忘回访老年公寓,延续那份深厚的情谊。历任团委书记到岗后,都将这项“重点工作”视为己任,持续推动。2015年,该团队正式更名为“暖夕阳 爱心接力”,寓意着将这份温暖与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四公司党委副书记周先林感慨道:“我们与敬老院的渊源可追溯至40年前,当时单位还在四处,就与敬老院建立帮扶关系。老人们总是主动找我们下棋、分享往事,这份亲近感,唯有亲人之间才有。”四十载春秋更迭,志愿者与团委工作人员虽历经更迭,但那份到敬老院奉献爱心与关怀的传统,却始终如一,熠熠生辉。

  活动不仅惠及了孤寡老人,也对志愿者本身起到了教育影响,第一批志愿者的孩子们,如今也从父辈的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成为了志愿服务队的新鲜血液。现任雄安区域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规员的王鹏就是其中一员,他的父亲就是第一批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从2008年上班开始,他就接过接力棒,参与到活动中来。

  志愿者许乃见从2007年开始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他回忆,以前志愿活动就是帮老人称体重、量身高、修理物品,“原来场地小,人员少,服务也不专业,想到什么做什么,和现在没有办法比”。

  许乃见一直热衷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也是献血活动的常客,他一直怀有一个信念: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他人。

  “虽然只是做最简单的小事,但每一个活动背后,都是志愿者的真挚的情感,也在四公司青年志愿者中一代代传承了下去。”许乃见表示。

  在40年的时间里,四公司青年志愿者在不断探索中发现,“相比之下,老人更喜欢说,而不是听”。结合各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四公司一直努力将志愿服务做得更多元化、人性化、专业化,注重老年人心理健康和实际需求。结合时代背景,先后为老人开展健康体检、用药指导、剪纸、集体生日等活动,给予老人更多心灵上的慰藉和陪伴,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40年来,“暖夕阳 爱心接力”活动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已累计建立、重组志愿服务小队共计122支,让10000余名孤寡老人直接受益,相关活动信息曾多次在《工人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上被报道过。同时,斩获首届中央企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等7项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杨胜利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5-03-19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7873.html 1 3 情暖夕阳 持续40年的爱心接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