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5年04月09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2版:四局要闻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党风建设新征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这一重要决策为指导性的“政治纲领”,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关键时刻,中央八项规定宛如一座灯塔,照亮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征程,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从治理“车轮上的腐败”到打击“节日里的腐败”,中央八项规定已不仅仅是一纸文件、几项禁令,更是一场全方位、深层次、触及灵魂的作风革命。然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沉疴痼疾犹如顽强的野草,反复滋生。所以,开展学习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化的禁令执行,更需要直指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破除党员干部心中的特权思想、官僚习气和形式主义等,推动廉洁自律境界从“不敢”、“不能”迈向“不想”的更高层次。

  特权思想是潜藏在部分党员干部心中的毒瘤,严重侵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特权思想正是深植于一些党员干部心中的顽疾。回顾历史,特权思想作祟往往是政权走向衰败的开端,历朝历代的潜规陋俗、权贵们的荒诞奢靡,无不是特权思想泛滥导致的恶果。当下,个别干部仍存在"官本位"思想,将公共权力视为私人工具,把职务待遇当作应得享受,这正是特权意识暴露无遗的体现。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精准发力,对准这类思想病灶。通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对照党章党规进行深刻反思,剖析典型案例以敲响警钟,让党员干部清醒认识到特权思想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真正回归“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

  形式主义的虚火,是阻碍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在于一些干部头脑中错误的政绩观。他们习惯于用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把工作留痕当成政绩,将总结汇报视为工作,脱实向虚,将工作重点放在纸上雕花的表面工作上。这些荒诞现象背后,是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批评:“名实之间,不可以不察也。”今天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需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清形式主义的本质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不负责任。通过建立科学考核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结果导向,从根本上彻底铲除形式主义生存的土壤,让干部从“虚功”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

  培育俭朴清正的文化自觉,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内在支撑。春秋时期,晏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却治国安邦;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名垂青史。中国共产党人更有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方志敏的清贫、焦裕禄的简朴、杨善洲的淡泊,无不彰显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学习教育应当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新时代的廉政文化滋养,使八项规定精神逐渐内化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升华为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追求,成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力量 。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当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检视自我,以“君子慎独”的自觉约束行为,以“天下为公”的胸怀行使权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会真正落地生根,化作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唯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朱利闻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5-04-09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8131.html 1 3 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党风建设新征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