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保山讯 “孟书记,这次回家出差的发票咋报销,我担心报销过程会出错,能不能请财务部的同志给大家讲讲报销流程?”4月6日,在中铁四局二公司大(理)保(山)高速改线工程项目部副书记孟祥勇的办公室,新员工石宏伟拿着一张标签一边贴在“智管墙”上,一边说道。孟祥勇当即回应:“这个建议提得好!我马上安排!”次日,一场关于“报销规范流程”的讲座就在项目部开讲,财务人员手把手教职工规范票据管理,讲解报销过程中的常见错误,细致解答大家提出的各类报销疑问。
这个充满温度的场景,正是该项目党支部创新推出的“全员智管”机制带来的改变。面对大保高速改线项目工期紧迫、任务繁重的严峻挑战,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项目部每个人都参与到管理中来,发现的问题都可以用标签贴在“智管墙”上,项目部针对性进行反馈落实。
在孟祥勇办公室,五颜六色的标签整齐地贴在“智管墙”上,十分引人注目,他指着标签介绍:“黄色代表职工福利类,已落实错峰调休、探亲房改造等5项;蓝色标注的则是7项生产技术建议,其中降低C50混凝土配合比材料成本的建议成效斐然,经核算,单方混凝土成本成功节约7%;红色代表安全质量类,建成“网格化”巡查体系,目前隐患整改率100%;绿色代表生态环保类,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项目部每个人都可以把提出的问题放到这面墙上,员工们可是项目管理的‘最强大脑’。”
商务经理刘家俊在审核新进场劳务队合同时,发现工人对“混凝土损耗率”等条款存在理解偏差。联想到近期某项目因合同纠纷导致工期延误的案例,他立即在“智管墙”贴上警示:“新进场队伍需合同专项交底!”第二天上午“合同解剖会”便开了起来。刘家俊详细剖析合同关键条款,台下的各劳务负责人纷纷掏出手机拍照记录。会后,钢筋班长李永兵感慨:“这下干活心里有底了!”
项目部技术员杨洋在吃饭时发现,食堂就餐人数持续下降,大家对饭菜口味多有微词。他第一时间在“智管墙”上张贴建议:“恳请改善食堂伙食,丰富菜品花样”。项目伙委会立即响应,通过线上问卷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收集员工的饮食偏好和改善建议。经过一周的精心筹备,食堂完成菜单升级。来自河南的试验员刘群涛高兴地说:“现在顿顿都能吃到家乡味道,干起活来特别有劲!”现在,员工们去食堂吃饭十分积极,饭菜浪费现象大幅减少。
如今,“有问题上‘智管墙’”成为项目新风尚。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职工合理化建议23条,形成管理提升措施15项。经问卷调查,员工满意度已超98%。 苏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