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自2012年如利剑出鞘,直指“四风”积弊,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重塑政治生态的崭新篇章。十年磨砺,清风涤荡,成效昭彰。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警示振聋发聩,“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要求如金石掷地。此非权宜之计,其背后是深沉的历史回响与现实逻辑的必然共振。
作风建设是党攻坚克难、永葆生机的“生命线”与“传家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绝非无本之木,它深深植根于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风雨中淬炼的光荣传统。革命战争年代,延安整风运动以雷霆之势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与党八股,毛泽东同志更以“两个务必”警醒全党。执掌政权之初,面对“糖衣炮弹”的考验,“三反”运动涤荡贪污浪费与官僚主义,向人民昭示了自我革新的决心。改革开放大潮中,《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等制度应时而生,为现代化征程扫清障碍。作风建设贯穿党的奋斗历程,是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凝聚磅礴力量的关键所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是这一光荣传统在新时代的赓续与升华,“常抓不懈”的基因早已深植于党的血脉之中。
“四风”顽疾的顽固性、反复性与变异性倒逼我们须臾不可松懈。十年成效虽巨,但“四风”如原上野草,“稍有不慎便会反弹回潮”。部分党员干部“总开关”松动,特权思想与侥幸心理如影随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更化身“指尖上的负担”,享乐奢靡之风遁入“地下”隐形。此等歪风,不仅侵蚀党的肌体健康,更割裂党群血肉联系,成为阻碍高质量发展、消解奋斗精神的“拦路虎”。作风问题极具传染与破坏之力,唯有以“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坚韧,方能持续压缩其滋生空间,将压倒性胜利化为永恒清风。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超越条文本身,成为撬动作风巨变、引领社会新潮的杠杆。它大幅削文山、减会海,使基层干部得以从形式束缚中抽身,真正走向桥头洞口;它有效遏制“舌尖浪费”“车轮腐败”,令办公经费持续下降;它畅通解决机制,显著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它更筑牢了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基石,加速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制度之“螺丝”愈拧愈紧——从公务接待标准到婚丧喜庆报告制,无不有章可循。社会风尚随之焕新,“光盘行动”深入人心,务实清廉成为交往新尺度,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沛然正能量。
擦亮“金色名片”,为复兴巨轮劈波斩浪提供不竭的作风保障。新时代新征程,“船到中流浪更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最耀眼抓手,其落实面临新挑战。欲使其永放光芒,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定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发力。要精准识别“四风”隐形变异新态,靶向施治以提升治理效能;须与时俱进完善制度,扎紧权力笼子,强化监督体系,让铁规生威;对顶风违纪须露头就打,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同时涵养廉洁文化,筑牢思想根基,并完善容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则二十年,二十年不足则三十年!这铿锵誓言,是历史昭示、现实倒逼与未来承诺的交响。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与坚定,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擦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张“金色名片”,我们方能为民族复兴的巍巍巨轮铸就坚不可摧的作风之锚,使其在历史洪流中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矫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