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连日来,全国多地迎来持续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中铁四局各项目通过制定应急预案、采用智能设备、开展拉网式巡查等措施,全力保障工程安全、人员安全、物资安全,确保项目建设平稳推进。
一公司邵(阳)永(州)高速铁路1标项目部利用无人机影像分析等技术监控高陡边坡、桥梁、隧道,实现险情快速识别与精准处置。对应急救援仓库的入库验收、分类存放、保养更新等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应急物资状态良好、数量齐备。通过“科技支撑+规范管理”模式,形成有效应对汛情的工作体系,为项目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
二公司杭州机场高铁5标项目部设立仓储数智控制中心,运用工程物资数智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防汛应急物资入库、出库、调拨、盘点等环节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其自动盘点功能显著提升水泵、止水带、防水板、沙袋等关键防汛物资的盘点效率,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五公司深圳市赤湾二路西延段项目部应用基坑自动抽排水系统,在基坑降水井内安放浮球液位控制器,24小时动态监控基坑水位变化,及时触发水泵开关,实现基坑抽排水全自动运行,有效避免汛期出现基坑泡水的情况,保障施工生产安全。
钢结构建筑公司深圳轨道交通22号线停车场项目部配备一体化微滤沉淀净水机。该设备能够解决强降雨后污水收集、处理、排放的难题,通过三级沉淀结合药剂反应、高效沉淀单元实现泥液快速分离,将污泥沉淀到设备底部,经板框压滤脱水后外运,清水达标排放后再二次利用。
三公司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施工A5标项目部为应对台风带来的汛情,检查加固建筑物缆风绳,疏通排水沟。成立现场防风防汛应急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严密监控雨情及排水状况。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按地方政府要求每日4次报送防台简报。依据地方政府气象部门发布的防台风应急响应等级,及时组织现场机械设备和人员安全撤离,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
六公司陕煤石门扩能升级改造铁路专用线项目部建立“夜间巡查+多方联动”防汛机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每小时记录栈桥及周边水位变化,超警戒水位时第一时间联系下游水电站开闸预泄洪。组织班组清理河道漂浮物保障排水畅通,每日3次重点巡查栈桥螺栓松动、护板变形等隐患,避免积水倒灌和结构失稳,保障施工生产安全。
八分公司宁波轨道交通6号线项目部为应对汛期强降水,在驻地周边和施工区域组织装填放置防汛沙袋,将沙袋运送至基坑周边和机械设备存放处,堆垒成临时防水屏障,保障工程结构和人员安全,筑牢雨季安全生产防线。
市政公司宁国万家水库项目部制定汛期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抢险小组,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定期巡检导流明渠、基坑排水设备。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一期导流围堰外侧干砌石护坡和围堰堰顶碎石垫层施工,在围堰内边坡覆盖塑料薄膜、防雨布,有效防止雨水冲刷,确保围堰安全。
安装公司枣庄市公安局训练基地项目部在汛期来临前,对沙袋、水泵等防汛物资采取垫高存放、规范苫盖等措施,有效防止水浸损坏。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对基坑边坡、临时设施24小时动态监测,组织班组防汛员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重点筛查排水沟淤堵、电路漏电等风险点,保障施工生产安全。
路桥公司铁(力)科(尔沁右翼中旗)高速公路尚志至五常段一工区项目部联合有关单位开展2025年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演练模拟施工现场突发汛情及人员落水险情,围绕险情上报、应急响应启动、科学处置、物资调配等环节有序展开,增强项目部应对汛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公司合肥市瑶海区二十埠河流域环境治理项目部开展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模拟强降雨导致小板桥河清淤段拦水坝倾斜、下游人员受困险情。演练中,各应急小组接到险情报告后,迅速开展救援行动,每个人员分工明确、协同配合。演练达到预期效果,有效增强全员面对汛情的安全意识和处置能力。
电气化公司合肥轨道交通新桥机场S1线项目部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演练模拟暴雨突袭导致作业场区出现积水险情。项目部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人员搬运沙袋、疏通泄水通道,检验防汛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城轨分公司(北)京滨(海新区)城际铁路4标二分部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1号隧道施工现场开展防洪防汛演练,模拟强降雨导致路基U型结构段积水倒灌场景。演练按预案设置抢险救援、技术保障等应急小组,重点检验预警响应、指挥协调、抢险处置等能力。
各单位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