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来宾讯 7月5日,在中铁四局柳(州)梧(州)铁路3标武宣制梁场(五公司),工程部技术员廖广胆正在检查智能喷淋系统喷水后的T梁养护效果。
柳梧铁路正线全长237.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设10座车站。武宣制梁场承担柳梧铁路2标、3标共计2228片T梁的预制架设任务。开工以来,该制梁场建立“BIM+智慧管理平台”,运用智能算法动态采集T梁的生产进度和影像数据,涵盖钢筋绑扎、布料振捣、梁体养护、张拉压浆等环节,实现对T梁生产的全面监控和实时分析。此外,该平台借鉴制造业高级规划与排程系统,结合T梁生产需求,智能绑定生产计划,自动输出T梁预制、存储等数据,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序等待时间。
同时,以该平台为支撑,基于其预设的安全标准和历史数据,该制梁场可以准确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将立即触发自动报警,通过声、光、电等多种方式提醒作业人员,并将警报信息推送至相关管理人员的手机端或电脑端。此外,该平台具备自动定位功能,可以准确指出安全隐患所在的具体位置,结合动态提醒功能,持续跟踪隐患处理进度,实时反馈处理结果。
在此基础上,该制梁场运用物联网技术、智能AI识别等手段,引进钢筋自动化生产线,采用移动台座、液压横移侧模、喷淋养生室等设备,应用挡渣墙自动脱模技术、端模脱模技术、模板数据检测系统等工装,使T梁生产真正实现工厂化流水作业,不仅大幅节省人力成本,还有效提升预制进度。此外,他们在液压横移侧模上添加“位置记忆”功能,可以实现合模和脱模的一键操作,有效避免拼缝错台和模板变形,降低拆模过程中的梁体损伤风险。
“我们将继续加大在智能建造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深化AI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该制梁场总工程师黄世玉表示。截至目前,该制梁场已累计预制T梁2059片,占任务总量的92.4%。 胡飞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