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四载,工程一生”,这是一线工程建设者常说的一句话。走进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淮南香樟苑六期一标段项目工地,总能看到一个衣着朴素、一脸严肃的“精神小伙”,他用辛勤的汗水筑起一座座高楼,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如果不经人介绍,很难知道,他就是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淮南香樟苑六期一标项目部总工程师詹涛涛,中铁四局2021年度“技术管理标兵”。
项目部班子成员认为,詹涛涛干事创业有股子迎难而上、奋斗不止的激情,这个在他担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副部长兼精算小组组长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不仅能处理项目级的基础数据,最大的优势是承载海量项目数据。利用BIM技术建立产业化建筑的户型库和装配式构件产品库,可以使产业建筑户型标准化、构件规格化、减少设计错误、提高出图效率,尤其在预制构件的加工和现场安装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繁冗复杂的BIM技术激发出詹涛涛迎难而上的奋斗激情,他从上手到精通,从精通到做实,将 BIM 技术应用于一道道工序、一个个节点,为项目施工生产计划的推进提质增效,为企业一项项品牌工程的打造贡献了充足的动力。
他先后完成《BIM 技术在车辆段中的应用和研究》《基于 BIM 信息化施工管理云平台》等 5 项重点科研结题,在国家期刊发表论文4篇并获得专利23项,获得局“万众创新”奖项 5 项、安徽省“管理创新”奖 1 项,2019 年入选安徽省住建厅首批 BIM 技术专家库专家。
詹涛涛由零开始,将BIM技术推广到公司各个单位,为公司培养了一批BIM和精算人才。
较真、高标准、严要求、做事利索、充满温情……这是项目部同事对詹涛涛的评价。
2020 年10月,詹涛涛从公司到淮南香樟苑六期一标项目部任总工。淮南香樟苑六期一标项目是目前淮南市最大的安置房工程,包括30栋高层住宅楼,3个地下车库及停车场、广场、绿化等配套设施,建筑总面积约41万平方米,总造价12.1亿元,工期 900 日历天。在项目初期仅有3名管理人员的情况下,他带领技术员主动承担起安全质量监督、技术支持等工作。
淮南香樟苑六期一标有近10万平方米、平均深度约7 米的深基坑施工。基坑四周是市政主干道和10千伏高压线,含有遇水易膨胀湿陷的黏土。施工马虎、暴雨浸泡、测量偏差,都会给工程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
詹涛涛不敢有丝毫懈怠,带领团队潜心开展技术研发,先后完成地下车库跳仓法施工、天井施工平台、后浇带快拆、爬架顶层屋面施工防护等关键技术研发工作,为项目有序推进提供了保障。
从绩效调整、工地之星评比、技术津贴发放到员工提干,詹涛涛一直将目光聚焦在项目部的年轻人身上,除了业务上的指导,他还努力向上级争取改善项目部员工的收入、提拔后起之秀。
“老詹在工作上要求严格,但在生活中还是蛮温情的。”谈到生活中的詹涛涛,项目部同事杨国应对詹涛涛的称呼都发生了改变。工作中一脸严肃的詹涛涛,闲暇之余,也会幽默地和大家开玩笑,鼓励大家在合理安排好工作的前提下轮流休假。
“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只有更好地生活才能更好地工作。放心,工地有我。”詹涛涛这样说。 (李茂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