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铁道工程总队专题展览,墙上的照片直抵人心:冒着敌机的轰炸,铁道工程总队的年轻战士们或肩抗枕木、或挥舞镐头,正奋力进行保通作业。
老相机记录下的场景,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发生的事件。这其中,风华正茂的四局先辈们,冲锋在前,攻坚克难,以血肉之躯打造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勃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上,对全局的青年干部和青年员工提出了三点要求,并殷殷嘱托“你们是四局的未来,四局的未来属于你们!”
不历风雨,无以成长。当下的青年干部大多数学历相对较高,且处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作生活条件更加优越的环境中,成长、成才之路较为平坦,不像先辈们那样历经战场炮火硝烟的洗礼,也少了些“帐篷一搭、睡大通铺”的艰难考验,更少了些“拿起镐头、挥汗如雨”的劳动磨砺。如果缺少主动担当的精气神,就难以担当大任。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懂得许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未将“道理”转为有效的行动。在开始做以前,“道理”只停留在观念层面;主动担当,就是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深入员工群众,把火热的建设工地、营销的前沿阵地作为最好的课堂;就是要把学到的“道理”用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上,多做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接几次“烫手的山芋”,才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作风。四局有着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融入血脉的争先文化。青年干部应主动做践行争先文化的表率,在锤炼心性上下功夫,向不怕牺牲、艰苦创业的老一辈学习,向勇当先锋、主动作为的优秀党员学习,向爱岗敬业、拼搏奋斗的身边榜样学习,吃得了苦头、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锤炼不怕事、不避事、能干事的意志品质,从而百炼成钢。
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愿景和蓝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在推动四局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青年干部更应斗志昂扬、冲锋在前,努力成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四局脊梁。 (刘为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