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铁四局八分公司按照“政策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以培养“工匠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引领、培育、选拔和使用等方面出实招、下实功,技能人才队伍总体呈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聚焦人才素质培育,把技术提升作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的“突破口”。人才培养机制化。围绕制度建设、新员工培养、关键岗位选拔,构建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建立远期规划与近期举措相结合、整体推进与特色开发相配套、领军人才与技能人才共成长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体系。近年来,公司已探索并形成岗位经验内化、“送培训到一线”、岗位练兵及技能大赛等多种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并制定《高技能人才评聘分开管理办法》等技能人才培养专项制度办法3项。知识培训系统化。以工种任职标准和要求为切入点,在总结提炼既有岗位专业经验的基础上,开发与技能人才业务紧密关联的内部标准课程,致力构建知识体系、学习平台、测评体系“三位一体”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发技能人才标准化课程共计56项。技能引领示范化。通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形式,在技能人才队伍中积极选树技术能手和创新型人才,全面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已先后选树全国劳模翟长青、中国中铁劳模邢海腾、安徽省能工巧匠邓卫国等一大批优秀高技能人才。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把考核运用作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的“尺度标”。建立择优选聘机制。打破管理惯性,将技术比武、技能竞赛作为发掘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选拔生产一线爱岗敬业、业务水平高、工作表现突出的劳务技能人才纳入企业规范管理。近三年,公司先后举办铁路运输、铁路铺架两个专业的青年员工技能大赛,累计19名劳务技能人才通过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形式纳入规范化管理。拓展职业发展路径。打破专业壁垒,大力培养“双师型”人才,实现技能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及管理岗位之间的双向流动。同时,强化技能人才技能水平提升,积极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关键工种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截至目前,累计培养“双师型”人才61人,高技能人才389人。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按照“人岗匹配”原则,推行技能人才评聘分开制度;按照“职业技能、业绩导向”的评价原则,开展技能人才年度、聘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技能等级鉴定及人才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推动人才建功立业,把人尽其才作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的“落脚点”。立足科研攻关。大力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明确科研课题流程,细化项目产出与考核评估,严格经费保障与管理。通过“人才的聚焦”实现“技术的裂变”,助推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三年来,由高技能人才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30项、技术成果23项、“五小”成果10余项,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省部级工法4项,局级以上奖项5项。强化集约管理。为确保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作业标准统一,公司成立焊轨工程段、大型机械养路段、运输工程段、铺架设备管理中心、朔黄运输分处等五家单位,通过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管理与规范化运作,对各工种的技能人才实行“基地化培养”,避免技能人才频繁流动和转岗,推动施工生产高效推进。
李朝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