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陇南讯 “我们这个地方打井难,成本高,中铁四局免费帮我们打井,解决取水难问题,乡亲们终于喝上了放心水!”6月16日,中铁四局天(水)陇(南)铁路Ⅰ标五分部项目沿线村庄的村民张旭贞开心地说。
该分部承建管段全长17.973公里,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麻沿河镇及江洛镇,线路穿越地方8个村庄,涉及地方居民近4万人。自进场以来,项目部一直秉持着“干一项工程,筑一座精品,交一方朋友,带一方经济”的宗旨,紧抓区域特征与发展支点,在建设好项目的同时,做好乡村振兴的践行者。
按需施策,以工代赈促增收。针对地方村民农闲时间长、就业难度大的问题,项目部积极主动与属地政府部门对接,深入了解困难群众务工需求,结合项目设备租赁和劳务用工需求,先后吸纳属地困难群众152人上岗就业,租赁当地机械设备近40台,为地方居民提供了较为可观的收入。
贴心服务,解难助困增幸福。项目部积极联合属地政府单位,针对项目沿线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利用施工资源和技术优势,进行各个击破、逐一解决。为了解决山路村路出行难的问题,项目部积极利用项目既有的施工设备,对江洛镇殷家沟村唯一进出村道路进行精心修筑,确保路面宽阔、平整、不易泥泞等,让村民的进出之路更加通畅。主动为麻沿河镇杨坝村安装20盏路灯,点亮了村庄里的夜间出行之路。同时,为处在大山深处的殷家沟村打了3口“生命井”,有效解决村民的吃水用水问题,还为沿线3个村庄修建了文化广场,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打造了美好乡村新形象。
走村入户,慰问困难送温暖。项目部先后开展两次金秋助学活动,累计慰问4名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4000元;春节前夕对当地200户困难群众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等慰问品近5万元。在江洛镇“7.24”暴洪救灾行动中,项目部自发组织人员和机械为受灾村民恢复交通,并送去基本生活物资。
授人以渔,以培代帮促发展。在项目建设中,项目部科学合理安排公益性岗位,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采取“培训+上岗”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训和以工代训,为当地困难群众开展钢筋、焊接、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当地乡村人才建设注入新活力。 王辉 朱国林 鲁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