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磊,现任中铁四局上海公司沪(上海)苏(州)湖(州)铁路练塘站配套道路项目部副经理兼安全总监。2015年入职上海公司后,他先后参建了南北二通道、连(云港)徐(州)铁路、南京南部新城、闵行奉贤区域、乌镇大道、练塘站配套道路等工程,曾获上海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2年8月,姬磊调任桐乡市乌镇大道干道快速化改造项目副经理。该项目全长约2580米,其中的顶管工程是世界首例大断面矩形曲线顶管工程,断面达82.8平方米,净长162米,最大埋深6.1米。 科学规划谋工期 设计单位研判项目需要三年工期,但合同工期压缩到了400天。仅顶管这项工序,想要在400天内实现大断面矩形曲线顶管机研制投产、超大管节浇筑运输、216环管节精准顶进就已经是行业顶尖难题了。“我是一天掰成两天算,怎么算也跑不赢工期。”前期的筹备工作让姬磊对工程如何按期交付忧心忡忡。 实际困难摆在眼前,姬磊综合考虑施工要素,提出了“分期、分段施工,及时穿插作业,动态平面管理”的施工组织原则。通过划分施工点段、细化节点目标、交叉重点工序等措施,充分利用施工场地,尽可能地减少了施工停歇。项目开工后,姬磊立即组织队伍布置现场临建设施,展开深基坑围护桩施工,推动项目进入大干热潮。他合理布局施工平面,限制材料超量进场,减少二次倒运的运力损耗;他牵头与属地交警部门沟通,合理围挡施工区域,优化交通引导;对于需要占道的工序,他组织劳务队伍避开车流高峰期作业,确保道路通畅。 善思善治巧指挥 乌镇大道项目现场,西侧因高压线无法迁改,不能架设大型施工机械,东侧临近商铺,仅能设置一条6米宽的便道供施工通行,作业范围极受限制。姬磊根据工程既定施工计划,细化各点施工工序,提前规划好一周的工作内容。同时,他每天组织召开生产碰头会布置施工任务,避免了队伍间推诿扯皮、争抢资源的情况。“生产管理就像指挥乐团演奏,要掌握好节拍和情绪,使每个演奏者都恰如其分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姬磊说。 施工经过桐乡市旧春蚕桥位置时,该桥图纸早已遗失,老桥桩承台和市政管线的位置都无从知晓,姬磊只能带领工人边拆除边探索。拆建的过程中,“路面通车、桥下通流”的要求导致改造方案要分为4道工序进行,严重耽误施工进度。针对该痛点,姬磊和同事通过勘察现场分析发现,下穿桥基的隧道占设计桥宽的四分之三,保留旧桥面扩建帮宽作为导改路段可以将施工次数调整到1次。同时,采用河道强排能保证河水正常流动。这次创新性的施工变更迅速通过业主审核,大大缩减了工期和成本。 安全生产严预防 安全一直是施工生产的重中之重,该项目隧道深基坑长30米,宽4.8米,最深达19米,上方有高压线限制施工空间,两侧有密集的临街商铺和居民楼。姬磊牵头成立应急小组并建立应急物资库,组织针对性应急演练;强化日常技术监测,及时复测异常数据,确认险情后立刻上报并采用处理措施,确保顶管施工安全可控。他同时要求项目安全员和技术员先于工人到岗、后于工人离岗并打卡报备,落实安全管控。 2023年7月,该隧道深基坑突发漏水险情,姬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程序。他调动检测员实时反馈数据,组织大量机械到位抢险,5小时内初步止住险情。为避免二次险情,姬磊组织工人轮班作业拼抢浇筑了混凝土底板,24小时内完成了原定72小时完成的任务,彻底解决了险情。在姬磊和全体同事的努力下,桐乡市乌镇大道干道快速化改造项目提前19天顶管贯通,并兑现了生产零事故的安全承诺。 江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