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锋,2016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先后参与郑州航空港、郑州三棚户区六标以及太原地铁车辆段等项目的建设。现任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梁王车辆基地项目部商务经理。 勤恳学习 苦练内功强基础 2016年7月,刚毕业的他怀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来到中铁四局建筑公司郑州四棚户区一标项目商务管理部见习。第一次独立完成工作时,他发现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问题有很大不同,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一时间让他感到无从下手。之后,江锋便总带着图纸到施工现场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直至弄清图纸上的每一个参数。他把项目上老员工所讲述的点点经验汇总、整理、学习,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能力储备。他还主动学习广联达算量软件,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独立完成画图、算量等工作。正是这样的脚踏实地、苦练内功,为他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思维开拓 精细管理显成效 2022年1月,江锋被调至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梁王车辆基地项目部,全面负责该工程项目的商务管理工作。他说:“作为四局首批大商务管理试点项目,我们一直在探索积极推进穿透式管理,落实各项要求,确保大商务管理有效落地。” “干商务一定要有想法,一定要摒弃思维定势,业务才能干得好。”江锋在成本内控管理方面有自己的心得。项目前期,他就提出将“大成本”意识贯穿项目管理各阶段。在方案比选上,结合实际情况对现场临建、塔吊基础、模板支撑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比选,节约成本。进场后,项目钢筋废料率高的状况凸显,他便亲自上阵,带领材料员与技术员到现场了解钢筋师傅如何作业,从根源上找寻废料率高的原因,及时进行优化,为项目开源节流开出“处方”。通过钢筋的精益翻样、精益管理、精益结算等措施,有效控制钢筋损耗,使得项目钢筋损耗率优于公司同类项目。 同时,江锋就项目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通病”进行了剖析,为项目制定了贴近实际、便于成本管理的验工计价、钢筋管理、过程结算管理等制度,在降低项目材料损耗率、控制资金收支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责任成本细化管控,项目责任成本节约率达8.9%。 为了把“大成本”意识落到实处,他每月还会定期组织召开成本核算分析会。在成本核算分析会上对项目资金收支情况进行通报,通过对比各项工程成本情况与商务策划,将其分别归类为正常、即将偏离、偏离、严重偏离四类,并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责任落实、各个击破。2023年,江锋组织开展月度成本核算分析12次、季度综合成本分析4次,及时、准确地对成本偏差进行纠偏。 授人以渔 导师带徒育人才 “干商务不仅仅需要熟悉合同、预算和成本,还需要具备统筹规划整个项目的能力。”江锋常对自己的徒弟说。济南梁王车辆基地项目部整个管理团队人员都比较年轻,在现场管理,个别人员还缺乏管理经验。为此,江锋积极学习管理知识及先进施工技术,在提高管理能力上做表率,把学到的真招实招应用到实践中去。 江锋主张科学组织、精细管理,对进入施工现场的人、财、物等各生产要素,注意跟踪落实。他经常为分管部门人员讲解各工序事项和要点,要求他们熟悉工序,掌握安全、质量、进度控制要点和内在联系,牢记各项标准系数,促进施工生产的规范管理、协同合作。 多年来,江锋坚定树立“干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的理念,落实落细传、帮、带,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培养了一批年轻化的管理人才,也为公司输送了优秀干部。他从汗流浃背、不辞辛苦的预算员,成长为精打细算、争先创效的商务经理。先后荣获局“优秀商务经理”“工经系统先进个人”“万众创新”成果奖、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 雷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