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4年06月26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4版:生产管理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京津冀最大直径盾构机实现“无感穿越”

  本报天津讯 6月22日,在中铁四局(北)京滨(海新区)城际铁路4标二分部(城轨分公司),中铁四局联合设备厂家自主研发的京津冀最大直径铁路盾构机“京滨同心号”实现1500米“无感穿越”。

  京滨城际下穿天津滨海国际机场1号隧道全长3354.5米,其中盾构段长2940米,采用13.8米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主要地质为粉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依次下穿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汉公路、北塘排污河、天津轨道交通2号线李明庄车辆段等重大风险源,最后进入京滨铁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站。

  该工程地表沉降控制要求严苛,安全风险很高。二分部未雨绸缪,超前策划,成立李然博士工作室,积极联合科研院所,开展盾构智能掘进、同步双液注浆、智能监测分析、智能泥水处理等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

  盾构机掘进施工中,二分部在盾构机外壳注入一种项目自主研发的高黏塑性防沉泥材料,可以及时填充刀盘与盾体间的空隙,同时在盾尾配置注浆管道,进行同步双液注浆,以填充管片与地层间的孔隙,两者双管齐下,有效控制地层沉降。

  此外,二分部基于海量施工数据,创新研发动力单元一键启动系统、泥水环流智能控制系统和智能辅助掘进系统,为盾构机装上“智慧大脑”,显著提高隧道轴线精度的同时,也大幅减小了地表沉降。据产权单位自动化监测结果反馈,地表变形始终控制在2毫米之内,掘进期间未发生一次监测预警,地面上基本无感觉。

  聚焦泥水循环系统、分离系统、制调浆系统和废浆处理系统信息封闭、沟通不畅的“痛点”,二分部联合局管理研究院自主研发智能泥浆处理系统,实现各个泥水系统的集成显示与集中控制,能够远程检测进排浆比重、泥浆流量和浆池液位。

  目前,盾构机已顺利下穿完成所有重大风险源,日均掘进工效从每天4环(8米)提速至9环(18米),掘进施工平稳有序。

  程娟 李然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4-06-26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4351.html 1 3 京津冀最大直径盾构机实现“无感穿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