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中铁四局沪(上海)渝(重庆)蓉(成都)高速铁路上海至南京段2标项目部(四公司)承建的沪苏通铁路二期太徐特大桥跨宝钱公路64米支架现浇梁合龙,为后续架梁通道畅通奠定坚实基础。
沪渝蓉高铁沪宁段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42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部管段长11.68公里,施工内容包括沪渝蓉高铁及沪苏通铁路二期的桥梁、徐行站路基、宝山动车所、箱梁预制架设、铺轨等,其所属的宝慧制梁场为目前亚洲最大的高铁制梁场。
蛇年春节过后,该项目部迅速安排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返岗,高效组织跨罗蕴河连续梁、宝山动车所等关键工点复工复产,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局第五次党代会、2025年初系列会议精神。截至目前,该项目部的桥梁、路基等工程全面开工,下部结构完成过半,开累完成产值16.25亿元,占工程造价的35.2%。连续六次进入局“项目产值20强榜单”。
攻坚克难保进度
项目部管段横跨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地理人文环境特殊,征地拆迁工作的时间紧、任务重。
为此,该项目部按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思路,在进场初期便重点攻关特殊工序区域,优先保障架梁通道畅通。四公司副总经理兼沪渝蓉高铁沪宁段2标项目经理沈宗彬每周带队摸排现场征拆的重难点部位,逐一明确推进目标和解决方案,紧盯地方政府加快征拆步伐。经过努力,目前,该项目部主要施工区域已经全部迁改完成,嘉定区的红线用地已全部交付使用。
该项目部坚持征地拆迁、施工生产同步推进,严格落实建设单位、公司关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通过首件评估、“三检制”等手段,加强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程的质量控制,引进符合现场需求的工艺工装,提升施工生产效率,近6个月平均每月完成产值超7800万元。
在此基础上,该项目部将安全穿透式管理与现场网格化管理融合联动,将各工点划分为17个安全责任单元,建立“领导班子成员+两员一长”的管理模式,开工以来累计开展周平推检查39次、月停工排查11次。每月联合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开展风险研判活动,根据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同时,高度重视安全责任单元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截至目前,已有55人参加局分专业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智能建造提效能
高铁制梁场的布置与规划,对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托“铁路工程管理系统平台”,宝慧制梁场建立智控中心,包含三维数字孪生梁场系统、运架管理系统、梁场生产系统、拌和站生产管理系统、钢筋加工管理系统、试验检测系统、人员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8个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感知制梁场的施工生产信息,自动采集箱梁生产数据,实现箱梁的制、存、运、架等工序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该项目部围绕“一流现代化的高铁智能梁场”的建设目标,组建以宝慧制梁场项目经理马腾跃命名的“马腾跃工匠工作室”,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科智能装备制造(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等高等院校、设备厂家,对既有工装、机械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成功将智能采集、AI识别、北斗定位等新技术与BIM、物联网结合起来,实现安全数字治理、生产智能排程、全工序智能调度、箱梁档案智能生成。
在“钢筋智能加工配送中心”,该制梁场设置1条横向运输通道和4条纵向运输通道,避免原材料和半成品转运交叉,提高施工生产效率。依托“箱梁钢筋BIM模型”,建立智能钢筋剪切、智能钢筋弯曲、智能钢筋剪弯、定位网焊接等生产线,应用箱梁定位网焊接机器人、梁场U型筋搬运排料系统等智能工装,构建有人值守、无人操作的钢筋加工模式。该钢筋加工配送中心的操作人员由原来的21名减少至8名,人员减少62%,工效提高29%。同时,利用BIM技术开展钢筋碰撞检测,优化箱梁钢筋型号,提升钢筋绑扎效率。此外,该制梁场还循环利用雨污水,引入环境监测智能扬尘系统、喷淋雾炮系统,使用装配式房屋、树脂水沟、透水砖、太阳能路灯,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当前,该项目部依托智能建造,先后参与科研项目3项,申报发明专利20项,参与编制《高速铁路箱梁智能化预制生产技术规程》,承办中国铁路预制梁智能绿色建造技术交流会,获评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工地”、中国中铁“绿色科技示范工程”。
党建引领聚合力
该项目部党总支秉承“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的理念,总结提炼“砼心守沪”党建工作品牌,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加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项目管理的竞争优势,为高质量建设沪渝蓉高铁凝聚磅礴动力。
“我们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推动生产管理作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重点工作落实、难点工作攻坚、痛点问题解决。”就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项目部党总支副书记张鹏表示。
开工以来,该项目部党总支联合地方政府、建设单位成功举办“党建引领沪渝蓉 安全先行建新功”党建主题活动,与嘉定区华亭镇社区党支部组成“沪渝蓉高铁华亭段党建共同体”,加入“罗店镇区域化工建联盟”,为项目部的征地拆迁和生产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将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紧密结合,聚焦首榀箱梁架设、跨练祁河钢桁梁等重要节点,成立“党员突击队”,开展“创岗建区”“党员先锋工程”等活动,形成党建和施工相融共促、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此外,该项目部党总支注重加强与地方媒体的沟通交流,围绕重大节点、智能建造等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开工以来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稿50余篇,有效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在上海区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苏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