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5年04月09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5版:政工新闻

工地上的“发明家”

  张飞(前排右一)指导新员工及产业工人激光测距仪的使用方法 文良诚 摄

  4月春光里,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宁(南京)马(鞍山)市域铁路工人技师张飞和几位同事带着他研发的接触线导高测量仪,来到宁马城际当涂南车辆段运用库前的轨道线路上,测量检查接触网线路的高度。

  跟人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的张飞粗犷、莽撞的性格不同,这个长相憨厚、做事认真的张飞可是一位爱动脑筋、爱琢磨的工地发明家。在所在单位的支持下,他牵头成立“张飞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培养了一批青年技术骨干。

  2010年3月,从部队退伍后,张飞成为作业班组的产业工人参与了石武高铁、沪昆铁路、赣龙铁路、京九铁路、贵渝铁路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2015年10月,张飞来到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蚌埠站既有线改造工程。业余时间他自学专业书籍,工作时,他不仅踏实肯干,而且勤于钻研,解决了工作中的许多难题。2017年至2023年,他多次参加中国中铁及中铁四局举办的技能大赛,屡获“技术能手”,并被评定为技师。

  他的工地发明创造之路,是从一个不起眼的便携式临边防护装置开始的。在宁马市域铁路工程接触网安装项目中,涉及安全隐患较高的高空作业,张飞结合施工现场条件,琢磨出了一款可以快速安装和拆卸的防护栏,在高架临边作业时保护作业工人们的安全。将防护栏模块化和标准化后,他又搭配研发了一款安全带辅助卡扣,取名为“张飞秒扣”,与防护栏组成“黄金搭档”,可以应用于大多数临边类施工现场,给现场施工加上了安全的双保险。

  一款安全带万能锁扣的研发,历经三个版本的革新。起初,张飞发现锁扣体积笨重,便花了近20天进行工艺升级,但第二代产品的螺丝拧起来十分耗时,他又一头扎进工作室,引入插接孔、螺纹孔和固定螺栓等配件和结构,终于设计出了拆卸方便的锁扣,顺带也解决了安全带锁扣在工地的挂点难题。

  同事们纷纷点赞,这些工地上的小发明虽然不起眼,却非常实用,真正解决了我们安全上的大问题!

  在宁马市域铁路工地上被用于测量电客车受电弓高度,便携式接触线导高测量仪,也是张飞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研发,介绍起发明这台设备的初衷,张飞侃侃而谈,“以往在施工现场,工人们使用的是DJJ-8型激光测量仪,但因其售价较高,配备较少,十几个组的工人要相互借来使用,且激光测量仪本体重量较重,使用十分不便。”于是,张飞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反复测试、改进,研发出了可以作为激光测量仪的‘平替’的接触线导高测量仪,成本仅为500至800元,既为项目节省了成本,还为工人们提供了便利。

  关于张飞的发明创造,还能讲出一串故事。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同时,张飞带动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其他同事共同学习分享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探讨解决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难题。刚刚毕业一年的00后技术员李晨跟张飞商量后,在常用的小铁锤尾部巧妙加装了一个阻燃防火绳,锤子就不会轻易脱手。2002年出生的王震在项目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进入工作室后,每当有新装置被设计出来,张飞都会带着他一起到工地听取应用反馈,再改进完善。

  不到一年时间,张飞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中王熹获得中铁四局青年岗位能手荣誉,李佳兴获得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年度先进个人荣誉。另外,宁马市域铁路项目完成小锤防脱“手环”、腕臂斜支撑预配数显测量尺、万能锁扣、快速套筒、承力索放线小滑车等11项创新成果,并取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为了给产业工人提供成长的平台,中铁四局已在数十个重点项目成立了产业工人工匠创新工作室,曾涌现出安徽省总工会副主席(兼职)、工地发明家徐露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盾构工匠魏大翻等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张飞是产业工人工匠创新工作室这个大熔炉里锻造出的又一颗新星。“为现场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就是我们搞发明的动力,也是我们不变的追求。”张飞朴实地表示。

  蒋云帆 文良诚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5-04-09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8146.html 1 3 工地上的“发明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