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讯 “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持久战,必须动真碰硬、常抓不懈!” 6月16日,在中铁四局物资公司举办的物资部长岗位资格认证培训班上,物资公司纪委副书记施其飞强调。
今年以来,物资公司党委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聚焦基层减负、民生服务、长效监督三大领域,推出一系列硬招实招,以作风之变凝聚发展之力,赢得员工群众广泛点赞。
减负增效,破处形式主义“紧箍咒”。公司党委坚决向形式主义开刀,为“文山会海”瘦身健体,推行“非必要不开会、可合并坚决并”原则,大幅精简会议,累计压缩文件简报40%,让干部从“会场奔波”转向“现场攻坚”。制度体系化繁为简,开展制度“清废改立”专项行动,对225项管理制度全面梳理。通过废止冗余、合并同类、优化流程,让管理边界更清晰,基层填报负担大幅压降。着力建设信息化平台,将传统线下填报纸质报表、手工统计工作,转变为系统自动抓取数据、线上流程审批和智能报表生成,让数据“多跑路”、员工“少填表”,管理效能实现质的跃升。
长效监督,筑牢作风建设“防火墙”。公司党委通过定期召开合规联席会和大监督再监督工作会议,研究制定阶段性目标,推动构建“7+N”大监督格局。公司党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问题查摆,对查摆出的问题,逐条梳理、逐项分析,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将“改”字贯穿始终。此外,公司党委还着力构建常态化监督机制,组织全体员工签订“严守纪律红线 抵制违规吃喝”承诺书,定期组织“回头看”,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跟踪问效,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同时,强化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协同发力,紧盯关键节点、重点领域,开展明察暗访。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监督平台,拓宽监督渠道,鼓励员工参与监督。通过一系列长效监督举措,持续释放监督效能,让作风建设“防火墙”更加坚固,使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挑战中始终保持高效抵御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暖心工程,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公司党委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各基层单位聚焦员工“急难愁盼”,共列出38件实事:开设“轻食窗口”,发起“21天健康打卡”引领新风尚;推出《员工推荐菜谱手册》,让“家乡味道”飘香食堂;打造“拎包入住”探亲房,架起“团圆桥”;组建社保转移“帮办小组”,为员工打通政策堵点。同时,公司党委与贵州毕节、安徽颍上等多地乡村建立直采合作,通过“线下体验+线上展销”双线联动模式,实实在在为农民拓宽销路、增加收入。此外,公司党委积极作为,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主动延伸服务半径。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助力高考、助老帮扶等一系列公益服务活动,将企业关怀与温暖传递给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在有效增强员工归属感与幸福感的同时,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担当。
黄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