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笔者关注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指明方向。作为企业的党员干部,更应自觉在厉行节约上作表率,于“精打细算”中锤炼好作风。
党员干部当将学习贯彻《条例》视为重大政治使命。回溯历史,革命岁月里“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建设年代中倡导“勤俭建国”,新时代下“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始终是党的鲜明底色,是战胜困难、铸就辉煌的密钥。当下,党员干部要学深悟透,把握核心要义,持续提升政治觉悟,从思想根源上铲除铺张浪费的“毒瘤”。把勤俭节约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处、生活的每一刻,从细微处践行节约。时刻谨记“两个务必”,保持头脑清醒,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敬畏,在思想上立起勤俭节约的旗帜,让艰苦奋斗成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融入血脉的习惯。
领导干部应积极发挥“头雁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带头遵守《条例》,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在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环节,不搞特殊化,不打制度“擦边球”,以实际行动为干部群众立起标杆。同时,要通过“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带动“绝大多数”积极参与,形成上下联动、层层示范的良好局面。如此,便能凝聚起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磅礴力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企业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厉行节约并非是降低生活品质或工作标准,而是为了将有限的资源更合理地配置,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只有秉持这种理念,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稳扎稳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群众信任与支持,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以节约促发展,用实干惠民生,如此,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中才能行稳致远,为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