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5年07月02日
历史数据
日期检索
第2版:四局要闻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中国建造筑就西非钢铁动脉

  马西铁路铺轨施工作业现场 许孝华 摄

  安徽省劳模邓卫国(右一)现场对青年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指导 许孝华 摄

  工人正在进行铺轨作业 许孝华 摄

  本报几内亚讯 当地时间6月19日,随着最后一车钢轨重载平板汽车驶出马瑞巴亚港,标志着中铁四局八分公司参建的几内亚马(瑞巴亚港)西(芒杜矿区)铁路8标7.2万根25米标准钢轨的运输任务完成。

  马西铁路是实现西芒杜铁矿规模化开采和海铁联运的关键配套工程,是几内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设的里程最长的现代化双线重载铁路,也是非洲首条亿吨级货运干线铁路。横穿几内亚四个大区12个省的马西铁路MXTJ-08标铺架管段全长约420公里,约占马西铁路552.5公里正线的74%。作为“中国建造”出海的佼佼者和马西铁路施工骨干力量,中铁四局的建设者们让铁路施工的中国速度、中国标准、中国技术扬帆出海,在这里扎根生长,筑就了一条西非钢铁动脉。

  中国速度闪亮西非大陆

  2024年3月10日,上午9点,晨曦未露,工地已沸腾如熔炉。DJ168型公铁两用架桥机在路基上蓄势待发,钢铁臂膀将32米长重达134吨的首片T梁缓缓托起。液压泵的嘶鸣与钢索摩擦的锐响撕破晨雾。“落梁!”中铁四局马西铁路项目部铺架分部操作人员曾兵的吼声通过对讲机炸响,现场的各个工种的作业工人们立刻各司其职、忙碌起来,经过1小时,首片T梁稳稳落下,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1小时。

  首梁架设完成只是起点,中铁四局马西铁路项目部铺架分部面对桥梁数量多、地质条件复杂、运输路径远、气候不确定等多重挑战。围绕T梁运架生产作业不同的重难点、工期和节点目标,科学筹划、精细管控,制定了多项安全生产方案和实施细则。采取“多点联动、分段推进”的施工作业方法,确保T梁架设按期高质量推进,同时,通过轮班制与动态日报分析系统,精细化调控工序,优化施工流程后单班日架梁量从4片跃升至12片,效率提升300%。至2025年5月17日,已累计运输架设T梁共计5700片,运架梁施工完成149座桥,桥梁架设里程共计56.7公里,比计划工期提前了9天。

  在赤道的骄阳下,千山万水的异国他乡,一条钢铁巨龙正在跨越山海一路向前。中铁四局的建设者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坚韧与勇气生动诠释了“中国速度”的内涵,安全优质高效地于2024年8月18日全部完成线下桥梁工程,2025年4月10日成功预制完成5700片T梁,2025年5月17日安全架设完成5700片T梁,2025年月均完成施工产值3.83亿元,为马西铁路早日通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标准搬到马西铁路

  中国四通八达、纵横南北的铁路网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为中国铁路建设标准“走出去”提供了支撑。

  在中国铁路桥梁建设中,一座桥梁是由一个个T梁架设在桥墩上,如积木般连接拼装而成。马西铁路全线桥梁众多,中铁四局建设者把中国建桥的方式搬到了非洲大陆上,成为中国施工标准在海外落地的生动写照。

  2022年5月在距离马西铁路正线附近的拉雅市、杜瓦科市两座标准化的T梁预制场同时拔地而起,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弯箍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龙门吊等先进工装设备,实现了T梁预制从钢筋加工到混凝土浇筑的全流程精准控制。在T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遵循中国施工标准,对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通过精确计算和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的工艺,并根据不同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养护。经过严格的工序控制,每一片T梁都内实外美,为后续架梁施工提供了坚实保障。

  与桥梁连接的路基施工中,中铁四局建设团队始终追求精益求精,将中国标准落实到了每一道工序。繁忙的施工现场,十余台压路机严格控制压实遍数,在路基上来回碾压,确保砂性土、黏性土、混合土的压实度分别达到95%、90%、92%以上。测量员马永飞、薛兆瑞手持GPS定位仪穿梭其间,一边擦着额头细密的汗水,一边实时精准测量填筑层厚度。一天天的辛勤劳作,多层叠加成型后的路基,通过K30平板载荷试验、灌砂法、核子密度仪等多种检测手段,对路基各项指标进行全程检测,确保马西铁路路基工程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俯瞰大地,几内亚马西铁路如一条缎带正一路飘向远方的马瑞巴亚港。

  中国技术落地项目建设

  殖民时代,几内亚铁路基础设施薄弱。2022年11月,马西铁路拉开施工帷幕后,“硬核”的中国铁路施工技术在这里大显身手。

  尼日尔河是西部非洲最大的河流,马西铁路在跨越尼日尔河的关键路段,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遭遇了6到8米厚松散砂土的地质条件。为了成功跨越这条河道狭窄、水流湍急的河流,中铁四局马西铁路项目部技术团队采用国内成熟的全长不拆除钢护筒施工工艺,利用大型振动锤将钢护筒精准沉入砂土,并借助膨润土造浆增强孔壁稳定性。SR405HK旋挖钻的应用更是如虎添翼,其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钻进参数,确保桩基垂直度和承载力符合标准。经过224天日夜奋战,一根根20米长的桩基成功扎根尼日尔河滩涂地,成为尼日尔河特大桥的坚实基础。

  在铁路铺轨施工中,中铁四局马西铁路项目部铺架分部依托中铁四局重点科研课题“国外重载无缝铁路建设的公铁两用现场焊轨与双频电正火成套装备、技术及应用”,现场采用公铁两用现场焊轨与双频电正火成套装备。运用焊机将沿路基路肩、成型桥梁两侧存放的25米钢轨焊接成200米长度不等的长钢轨。目前,铺架分部已完成全标段铺轨93%及铺砟76%的施工任务量。同时,先后申请的《铁路路肩焊轨工况下确保焊接接头质量的机械化施工方法》《一种用于工字轨焊前轨腰除锈的装置》专利已获得受理。

  从国内运来的工装设备是建设者们工作的“好帮手”,但是这些“大家伙”有时候也会闹点小毛病,这时就轮到工装设备的“保健医生”出场了。中铁四局马西铁路项目部土建分部维修班长时保贵在海外项目机械设备租赁费用高昂、厂商在当地无维修点且配件短缺的情况下,带领80余名几内亚维修人员,承担起了土建分部430余台套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管理工作。面对部分无任何维修技术的当地员工,他克服语言不通等难题,手把手传授维修经验,一起把脉问诊排除工装设备各种疑难杂症,让每台工装设备都能够保持健康状态。除了这80余名当地维修人员学会了工装设备的维修技术之外,还有90余名当地大学生和1460余名专业技术工人在项目部技术骨干的带领下也成为铁路施工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作为西芒杜矿区建设的重要配套工程,马西铁路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几内亚在全球铁矿市场的优势地位,显著改善全球铁矿产业格局,为几内亚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这条用钢轨编织的“发展纽带”,也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建设者筑造美好世界的闪亮名片。

  许孝华 繆力 文良诚

>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
2025-07-02 1 1 铁道建设 content_19234.html 1 3 中国建造筑就西非钢铁动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