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现任中铁四局三公司青岛风河项目总会计师,先后参建北塘污水处理厂、成都青白江污水处理厂、云南片区污水处理厂、广州江高净水厂、宿迁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嘉祥北站、青岛风河生态运动公园等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多次荣获公司“先进工作者”、局“优秀财务人员”“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苦练内功 业财融合显实效 200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刘勇进入原中铁四局天津分公司,成为财务部的一名见习生。面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他白天跟着师傅跑现场,了解施工工序与物资流转;夜晚挑灯研读《施工企业会计实务》,在凭证装订、报表编制中培养职业敏感度。“那时候经常核对数据到深夜,小数点后两位的差异都要反复溯源。”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财务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企业的真金白银。 在北塘污水处理厂项目期间,他创新建立动态台账管理模式,实现材料领用全程可追溯,使项目物资损耗率降低15%,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近20%。该做法被多个项目借鉴推广,推动了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成为业财融合样板工程。 精准施策 资金管控创佳绩 2024年初,在青岛风河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会中,刘勇发现计价滞后、业主支付比例偏低等问题。他带领团队迅速深入剖析问题成因,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最终实现问题闭环处理,显著提升了项目整体运营效率。面对业主融资受阻带来的资金压力,刘勇主动出击,全程参与合同谈判。了解到业主单位由北控水务和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合资成立,资金来源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后,他结合项目资本金与贷款配比要求,积极推动项目公司股东及时缴纳资本金,促成资金到位,从而保障业主能够按照既定比例拨付工程进度款,有效稳定了项目资金链,2024年累计完成回收资金率97%。另外,面对监管限制的资金上缴难题,他运用金融产品全额缴纳票面金额及代发工资等方式实现资金回流,应上缴公司款项完成率107%,超额完成任务。 税筹赋能 合规创效树标杆 刘勇在税务管理工作中始终秉持合规高效的理念,通过创新性税务筹划为企业创造价值。他积极推动劳务分包发票取得,利用差额抵扣政策有效降低附加税负担,确保税务合规的同时也为项目降本增效作出贡献。 他还积极参与供应商比选和合同谈判,坚持综合成本最优原则。通过将13%税率主材改为由项目方供应的方式,大幅降低了项目整体税负。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为公司贡献增值税进项留底515.6万元,保持良好税企关系,全年未发生任何重大涉税风险。在他的努力下,项目成为公司在区域税务管理方面的标杆项目之一,为后续项目税务筹划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严控风险 精益管理筑防线 刘勇始终坚持“以收定支”的资金管理理念,科学筹划债务支付方式,采用现款与金融产品相结合的方式稳控流动性,持续保持零融资状态。通过资金预算精细化管理,项目不仅实现了良好的现金流运行,还超额完成公司下达的资金上缴任务,全年实现资金集中度提升至95%以上。 刘勇严格执行公司集中管理制度。面对业主指定保险公司的情况,他积极协调优化本地报价方案,提升性价比,为企业节省成本的同时保障财产安全。全年共节约保险费用约30万元。在农民工工资管理方面,他大力推进实名制系统,依托山东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做好进出场管理和考勤记录。2024年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11968人次,切实保障每一位工友的合法权益,赢得属地政府高度认可。 从青涩见习生到独当一面的财务专家,十六年风雨兼程,刘勇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用一串串精准的数字、一份份规范的报表,为工程建设构筑起坚实的财务防线。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施工节点与财务数据交织成独特的职业图谱。“财务工作就像给工程建造‘神经系统’,既要敏锐感知风险,更要精准传递价值。”这位常年奔波在工地的财务老兵如是说。 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