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讯 “大家看这张BIM模型图,转体梁的每一个受力点都标得清清楚楚,这是咱们临空五期项目的‘秘密武器’!”8月17日,中铁四局一公司海口区域经理部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青年工程师惠济斌正侃侃而谈。这场每周雷打不动的“员工讲台”,如今成为经理部最受欢迎的“成长课堂”,也是该经理部强化人才培育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海口区域经理部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搭建成长平台、精准施策培养、做实暖心关怀,织就全链条人才培育网,让一颗颗“人才种子”在这片沃土上加速成长。
“转体开始!各岗位注意监测数据!”临空五期项目施工现场,“党员先锋岗”成员芮世财紧盯着控制台,汗珠顺着安全帽带滑落。这场历时90分钟的关键节点,他和“青年突击队”的20余名队员值守36小时,最终实现转体精度控制在3毫米内的完美收官。
这样的攻坚场景在海口区域经理部项目工地上并不鲜见。该经理部通过“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等载体,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截至目前,团队成员已参与完成10余次重大节点施工,从二线口岸涉铁项目转体梁转体到兴洋三横路项目沥青摊铺,处处可见党员和青年骨干的身影。“在工地上跟着党员师傅们干,不仅学技术,更学担当,成长特别快。”入职3年的技术员闵海龙深有感触。在党员导师的带领下,他已参与2个重大项目,如今可以独立负责技术方案编制。
为了让人才成长路径更清晰,该经理部构建了多维度培育体系:新员工入职即配“双导师”,既传技能又带作风;业务骨干通过“轮岗交流”到成本、技术、安全等岗位全面历练;管理后备被纳入专项计划,参与项目决策研讨。此外,为攻克“桥梁智能测力转体支座安装工法”这一桥梁施工新技术,该经理部不仅邀请高校专家现场授课,还选派技术骨干赴外地项目“取经”,最终形成的技术方案获评“企业级”工法。截至目前,经理部3人被评为“海南省高层次人才”,1人获评“局优秀技术人员”,2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家发明专利成功落地。
在抓好人才培养的同时,该经理部将员工关心关爱落实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细节中。食堂每周换菜谱;健身房、阅览室随时开放;为职工定制体检套餐,为不同年龄段职工及女职工增加专项检查……这些细节为人才成长注入了温暖动力。有员工反映宿舍网络信号差,经理部1天内就完成线路升级,有员工希望增加夜班餐种类,食堂第二天就推出“深夜暖心套餐”。截至当前,员工提出的10余条建议全部整改到位。与此同时,党总支书记每月带头开展谈心谈话,认真记下员工的“心事”和“期盼”,目前已开展交流30余次。“员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党总支书记桂瑞的话掷地有声。 杨文涛